山西挺进“大矿时代” 对民营煤矿实行"优进劣退"
2009/11/2 8:51:18 来源:中钢网 字体: [大][中][小] 分享
眼下,新一轮深化煤矿整顿关闭工作正在全国拉开大幕。煤炭大省山西提前布局,于今年初提出煤矿大整合,整合后单矿的年生产能力要达90万吨,远高于30万吨的全国标准。按照该省计划,明年底,全省煤炭企业主体数量将由2000多个下降至100个左右,进入真正的“大矿时代”。在向这一目标迈进的途中,各种利益诉求交织纠缠。本文如实反映了山西整合煤资源的现状,从中可见当前国内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一个缩影。
有人曾言:煤炭,主导了山西利益分配格局。全省119个县(市、区)有91个产煤,煤炭及相关四大产业占工业总值80%以上。半年来,山西启动该省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资源整合,这对煤炭的利益“江湖”,无疑投下一枚“重磅炸弹”,原有利益分配格局被彻底打破。通过重组整合,山西煤炭业的产业水平明显提升,矿井数由2598处压到1053处,办矿企业由2000多家减到100多家,年产30万吨以下小煤矿全部淘汰关闭。
最大限度减低煤炭开发外部成本
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煤炭产能下降,重击了山西各地政府的“钱袋子”。然而今年4月出台的山西省煤矿整合重组规划,将“钱袋子”进一步收紧。有人估计,整合期间超八成的小煤矿处于停产状态,涉及产能近2亿吨。政府之“利”如此受挫,山西省何以出重手再自断其腕?
从近年来山西的经济发展脉络看,表面上,煤炭开发只需要煤炭生产企业的运转成本,实际上企业核算之外的外部成本惊人,山西省遏制外部成本增加的努力也从没中断过。
保守估计,多年来,山西省仅因粗放采煤造成的生态环境损失接近5000亿元。粗放的煤炭开发,“造就”大量中小煤矿,资源回采率只有20%左右,仅相当先进水平的1/4。
“血色GDP”,一度是山西人的心结。一年数起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动辄几十人、上百人的无辜生命转瞬逝去,严重干扰了煤炭正常生产,且一次次敲碎了不少家庭的幸福之梦。
数据显示,整合前,年产30万吨以下的煤矿在山西占70%以上;全省2600多座煤矿,实现机械化综采的只占11%,四成煤矿还是延续很原始的炮采方式。“所有代价最后都要老百姓受罪、政府埋单。”山西一位官员忧虑地说。这次煤炭资源重组整合的目的很简单,就是最大限度减低煤炭开发的资源和环境成本。
整合方式和评估价格引争议
山西此次煤炭整合目标主要是中小煤矿,这直接触及煤炭利益格局中一个重要群体——煤老板。
杨哥,山西资深煤老板,现有一个储量约900万吨的煤矿,核定年产量6万吨。杨哥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做煤,曾经历“电费都要高利贷”、“一锹煤就是一锹钱”的岁月。“要说谁愿意被整合,那是假话。”他说,但他也承认,自己的煤矿如今仍使用落后的炮采。
20多年前,民间资本开始进入煤炭开发领域,之后境遇跌宕起伏,有市场推动,也有政策因素。到新世纪,产业调整思路明确,对煤矿实行技改,提高回采率和安全系数,成为数次政策调整的目标。
2004年到2006年,山西省期望用“资源有偿使用”来变局,通过明晰煤矿产权,引导煤矿主做长期的经营投资,促成煤矿设备更新,生产效率和安全性提高。但这一目标并未实现,山西煤炭生产的诸多顽疾仍然存在,尤其是重特大矿难事故层出不穷。
在总结教训和借鉴国外先进经验中,山西省逐渐形成了走“大矿模式”的思路。据有关部门统计,近年来,山西中小煤矿百万吨死亡率是大矿10倍以上,资源回采率却不到大矿的1/3。
现在,最大争议在于整合方式和评估价格。不少民营煤矿收到的整合通知十分明确,被谁整合已定好,没多少选择余地,且评估价格远低于煤老板们的心理预期。
对整合主体的界定,山西省政府有关负责人表示,在此次整合中,对民间资本原则上“大进小退”、“优进劣退”。兼并主体是以产业水平划分,而不是简单以“国有”或“民营”去划分。如今,山西省保留矿井总数的28%仍为民营企业办矿,混合所有制企业办矿数则占到保留矿井总数的53%。在朔州,国有和民营煤炭企业各占半壁江山,吕梁民营煤炭企业的矿井数和产能都达到该市总量的60%。
对评估价格的争议,山西省有关部门回应,所谓的“赔本卖矿”,主要因为煤矿主之间屡次不合法的私下倒卖,况且有些矿仅交一半的资源价款,价款补偿没有讨价还价余地,避免煤老板心存幻想而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