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汇总
价格查询
价格走势
价格统计
中钢网现货中心新闻中心原料频道钢厂频道期货频道
您所在的位置:行情频道 >> 原料热点新闻 >> 原料热点新闻 >> 日韩钢铁业回暖不利铁矿石谈判 中国钢企被迫跟随

日韩钢铁业回暖不利铁矿石谈判 中国钢企被迫跟随

2009/11/16 8:54:27   来源:中钢网   字体: [大][中][小]   分享

  “今年,中国铁矿石进口量将超过全球铁矿石海运贸易量的70%,粗钢产量将达到7亿吨。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铁矿石进口国和钢铁生产国,我们有充足的理由要求形成一个中国铁矿石价格。”在日前举行的国际钢铁业研讨会上,当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下称“中钢协”)的官员在台上呼吁形成铁矿石谈判“中国价格”之际,坐在本报记者旁边的日本钢铁联盟常务理事安见一孝笑了。

  “中国钢铁业扩张超出了大多数人的预料,但存在的问题也越来越清晰。”安见一孝含蓄地评价了上述中钢协官员的言论。停顿了一下,他接着说,“这是件好事情。中国钢铁业的官员正在虚心寻找问题的根源,我们今年经常接待来自中国的同行。”

  正如安见一孝所说,今年,国内钢铁企业刮起了一股“日韩考察风”。中钢协党委书记兼副会长刘振江说:“协会组织部分大钢企的主要领导考察日韩等国钢企的决定,产生于2008年初,当时正是钢铁行业红火的时候,但我们已经意识到,我们的企业管理进步,与我们先进技术装备的快速发展还不够匹配。”

  申银万国钢铁业高级分析师赵湘鄂于10月底从日韩钢企考察回来。赵湘鄂表示,国内一线钢厂和国际巨头的硬件差距已然不大,但在软实力方面依然存在不小差距。“日本钢厂普遍经历了十数年的去杠杆化过程,这一惨痛经历值得高杠杆的国内钢厂警醒。”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日韩两国钢企对矿石价格上涨的承受力正在增强,这显然不利于2010年的铁矿石谈判”。

  日韩回暖:不利铁矿石谈判

  日韩市场走势,往往直接牵系中方铁矿石谈判筹码的多寡。

  据记者了解,从2009年开始,各主要产钢地区的产能利用率均有不同程度的回升,其中,新兴市场国家的回升速度要明显快于发达国家。

  目前,受出口复苏和汽车需求回升影响,日韩钢铁产能利用率也正逐渐提高。赵湘鄂称,“日韩钢铁产能利用率已分别超过80%和90%,其中日本龙头企业新日铁超过90%,而韩国浦项已经基本满产。”

  同时,新日铁和浦项方面在回复本报记者的邮件中均表达了“对未来需求谨慎乐观”的观点。

  赵湘鄂表示,作为铁矿石谈判主要的参与者,日韩钢铁行业的回暖显然不利于2010年的铁矿石谈判。

  “虽然谈判格局远未到明朗之时,但我们拜访的日韩钢企皆倾向于认为价格上升的概率较高。”赵湘鄂称,“具有反讽意味的是,他们认为中国需求旺盛是矿价上涨最主要的原因。而客观上,日元韩币相对美元的升值也减轻了矿价上涨带来的成本压力。”

  但中钢协常务副会长罗冰生则对本报记者表示,谈判还没开始就断定铁矿石价格上涨,是无稽之谈。“如果一开始就能判断铁矿石价格,还需要什么谈判!”

  罗冰生认为,目前日韩钢企依然处于亏损当中,全球铁矿石将出现过剩,铁矿石供过于求的局面不会发生根本改变。

  日韩为什么强势

  日韩铁矿石进口总量仅为中国总进口量的三分之一,为何日韩钢铁市场走势对谈判结果至关重要?

  中钢协一位多年全程参与谈判的老专家感叹:“铁矿石谈判没什么规则不可改变,唯一不变的规则就是,体现强者的利益。”

  同为需求方阵营,日韩钢企作为“强者”,几乎主导了大部分需求方的话语权,中国钢铁业被迫成为“跟随者”。

  北京梅塔科咨询服务有限公司总裁许中波认为,日韩之所以抢走了中方“应有的话语权”,主要原因是“在软实力上,我们不是人家的对手”。

  11月11日,在第七届中国钢铁学术年会上,宝钢一位技术人员坦言,像宝钢这样的大企业,在技术装备上已属世界一流,甚至有的已经超越了米塔尔、新日铁等企业,但在管理、资本运作等方面,明显与日本有差距。

  在企业管理方面,刘振江表示,我国钢企董事会中外派董事基本是形式化的东西,不像新日铁、浦项等企业,它们每个外派董事都有明确分工和硬性职责。

  此外,日韩钢企的“强势”,还体现在钢铁业熟知的“以销定产”上。刘振江说,日韩等企业基本上实现了从“简单地销售钢材为主”转变为“直接向用户提供服务为主”。

  自去年金融危机以来,国内钢铁企业为维护钢材市场的稳定,普遍采取了“以销定产”措施。但刘振江表示,这一措施效果并不明显,“钢铁企业销售订单的重要来源之一就是钢材经销商,而我国钢材经销商数量超过了15万家,甚至更多。庞大的、分散的钢材经销商群体往往对钢材市场需求信号起到放大或缩小作用,加之一些经销商的‘持仓囤货、清仓甩货’等投机行为,使钢铁企业难以根据钢材终端用户的实际需求把握生产节奏,难以做到真正意义上的‘以销定产’。”

  赵湘鄂在观察完日本钢铁企业的财务报表后,发现“几乎所有主要公司都从1980年代末开始经历了一个长达十数年的去杠杆化过程”。而相比较而言,“中国钢铁公司的杠杆处于最高端,特别是一些二线国有钢铁公司”。

  中国钢企的竞争对手

  在市场布局上,日韩钢企还是中国潜在的最大竞争对手。

  目前,韩国是中国第一大钢铁出口目的地。2007年后,韩国占中国出口总量比重一直维持在20%至25%。

  但赵湘鄂提醒,未来两年韩国本土产能将持续扩充。“2010-2011两年,韩国第二大钢铁公司现代制铁将投产总产能为800万吨的两座大高炉,而浦项国内产能将从3300万吨提升到4000万吨。”最重要的是,这些建设的新产能皆为热轧及中厚板,和中国出口到韩国的主力产品重合。

  “显而易见,韩国本土扩产,受冲击最大的就是中国钢厂。不仅是宝钢、鞍钢等主力供应商,整个中厚板行业都会承受压力。”赵湘鄂说。

  更长远的计划正在进行。日韩钢厂早已开始在东南亚和拉美等最具增长潜力的区域布局。新日铁和浦项在越南、印度和巴西等地筹建钢厂,力图早早抢占市场。“虽然进展并不顺利,但已遥遥领先国内企业。而在当地合建钢厂自然远好于单向出口”。许中波说。

推荐经销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