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汇总
价格查询
价格走势
价格统计
中钢网现货中心新闻中心原料频道钢厂频道期货频道
您所在的位置:行情频道 >> 业内视点 >> 业内视点 >> 工信部:2013年上半年工业经济运行报告

工信部:2013年上半年工业经济运行报告

2013/8/3 9:05:16   来源:运行监测协调局   字体: [大][中][小]   分享

  关于2013年上半年工业经济运行报告

  一、上半年工业经济运行基本情况

  今年以来,我国工业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结构调整扎实推进,但受产能过剩、有效需求不足特别是外需萎缩等因素影响,面临的下行压力有所加大,推进结构调整的任务更加紧迫艰巨。当前主要运行特点如下:

  工业生产基本平稳。据国家统计局统计,上半年我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3%,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1.2个百分点。尽管受到外需不振等不利因素影响,工业生产增速有所放缓,但是无论是与发达国家还是新兴经济体相比,都是一个比较高的增长水平。另外,从连续的季度运行情况看,从去年二季度到今年二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季度增速分别为9.5%、9.1%、10%、9.5%和9.1%,增势总体平稳,未出现大的波动和起伏。分行业看,在国家统计局统计的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上半年有24个行业增速在9.5%以上,其中18个行业增速在10%以上。

  企业效益呈现恢复性回升。据国家统计局统计,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6万亿元,在去年同期下降2.2%的基数上同比增长11.1%。营业收入利润率为5.4%,比去年同期略有回落。据国家统计局最新统计口径,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活动利润同比增长7.2%,主营活动利润率为5.83%。在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30个行业主营活动利润比去年同期增长,2个行业扭亏为盈,1个行业亏损同比减少,只有8个行业主营活动利润较去年同期减少。

  结构调整积极推进。高技术产业发展态势良好。据国家统计局统计,上半年,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6%,快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速2.3个百分点。技术改造投资占比上升。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测算,1-5月份,全国工业完成技术改造投资2.3万亿元,同比增长21.7%,快于工业固定资产投资5.3个百分点,技术改造投资占工业投资的比重达到42.2%,同比提高1.9个百分点。积极推进节能技术改造和重点行业能效对标达标,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幅度快于预期。继续加大对钢铁、电解铝、水泥、平板玻璃等部分产能过剩行业的治理力度。下达和分解落实2013年钢铁、电解铝、水泥等19个行业淘汰落后产能目标任务。两化深度融合初显成效。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明显提升,天宫一号与神舟十号载人飞行任务圆满成功,嫦娥二号卫星飞行测控距离已突破5000万公里。区域发展协调性进一步增强,上半年中部和西部地区工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0%和10.5%,分别快于东部地区1.3个和1.8个百分点。

  信息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进一步增强。上半年,信息消费的规模达到1.38 万亿元,增长19.8%。全国电信业实现电信业务总量6870亿元,同比增长7.9%;实现电信业务收入5643亿元,增长8.9%。电话用户总数净增5846万户,达到14.5亿户。软件业务收入1.4万亿元,同比增长24.5%。移动互联网发展迅猛,新兴信息消费快速增长,微信用户达4.9亿户,拉动移动互联网流量收入增长56.8%。电子商务整体市场规模达到5万亿元,增长45.3%。智能手机、智能电视销量增幅均超过25%。电信基础设施投资1297亿元,TD-LTE规模技术试验城市扩大到15个,产业链薄弱环节取得突破,LTE终端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当前,信息消费已逐步成为市场中的热点和亮点,在我国经济增长中的拉动作用日益凸显。

  外需不振的影响程度加大。在世界经济总体低速复苏、国际贸易保护主义行为有增不减和人民币汇率被动升值等多重因素的交织影响下,我国工业品出口增速明显放缓。据国家统计局统计,上半年,我国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出口交货值同比仅增长4.8%,增速同比回落2.3个百分点。其中,一季度增长6.2%,4、5、6三个月分别仅增长3.1%、3.5%和2.1%。据测算,在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同比回落的1.2个百分点中,出口的影响程度接近六成。

  在国际形势复杂严峻和国内转型力度明显加大的情况下,今年以来我国工业经济仍运行在合理增长区间,结构调整稳中有进,转型升级稳中提质,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但是,当前工业发展面临的形势依然错综复杂。

  一是有效需求不足与产能过剩矛盾凸显。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逐月回落。尽管上半年我国外贸出口同比增速达到10.4%,但是二季度增速只有3.9%,其中5月份仅增长1%,6月份下降3.1%,外贸形势不断恶化。有效需求不足导致工业行业产能过剩问题进一步凸显,国家统计局最新调查数据显示,二季度末工业产能利用率平均只有78.6%,闲置产能高达21.4%。在产能过剩问题的影响下,产品供大于求的矛盾加剧,价格下行压力不断加大。上半年,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2.2%,已连续16个月下降。

  二是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的生产经营困难依然较大。尽管工业企业盈利状况有所改观,但是受生产综合成本上升和产品出厂价格下降的双重挤压,生产经营困难依然突出。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平均成本要占到85.63元,同比上涨0.38元。主营活动利润增速呈逐月回落之势,其中6月份比去年同期下降2.3%。企业亏损面为16.6%,同比扩大0.5个百分点。量大面广的小微型企业经营困难更加突出,既面临融资难、负担重、发展水平低等老问题,还有转型难、订单少、用工成本上升等新问题。7月份,我国小型企业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49.4%,自去年4月以来已经连续16个月运行在50%的临界值之下。

  三是工业结构调整投入力度不足的问题更加凸显。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深入推进,要素投入的边际效应将不断减弱,我国工业已进入了必须依靠创新驱动、加快转型升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才能实现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阶段。然而,近年来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研发投入强度一直徘徊在0.6%-0.7%的低位区间,与发达国家3%-4%的水平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新产品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也有所下降,凸现出我国结构调整的投入力度不足。

  当前我国工业发展面临的矛盾和困难,既有市场变化、经济周期调整等短期因素的影响,更是发展方式粗放、创新能力不足、体制机制不完善等中长期问题的集中反映。要化解工业运行中存在的各种矛盾和困难,必须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在积极培育信息消费等新的经济增长点,保持工业稳定增长的同时,要更加注重利用当前全社会对“转型”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的共识大大增强的有利时机,通过调结构、促改革,不断增强工业发展的动力和活力,推动工业经济实现长期健康发展。

  二、全年工业运行走势展望

  综合来看,我国工业总的发展形势是好的。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深入推进,将为扩大内需、发展实体经济提供广阔的市场空间,国务院加快推进各领域的改革将进一步释放“改革红利”在推动我国工业发展和打造工业升级版中的作用。但同时也要看到,当前国内外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仍然较多,我国工业发展也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保持经济平稳发展、全面提高工业发展质量和效益还要付出巨大努力。

  从国际看,世界经济仍处在深度调整过程中,国际发展环境仍然十分复杂,不确定因素增加,下半年我国工业品出口形势依然严峻。今年以来,美国在一些经济指标上有所好转,呈现出温和复苏态势,但是其失业率仍然处在7.6%的较高水平,工业恢复尚不稳定,加上减支计划实施的影响,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仍然存在。欧元区经济仍在泥潭中挣扎,就业形势不断恶化、制造业持续疲软、经济连续四个季度萎缩,短期内难有改观。在超宽松货币政策的刺激下,日本经济近期略有起色,但其信用风险和政治风险正在加速积累,将对经济增长的持续性形成巨大挑战。新兴经济体的经济增速普遍放缓,但物价涨幅较高,滞胀风险不断加大。近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经合组织和联合国等国际机构对于2013年世界经济的增长预期均较上期有所下调,世界经济短期内复苏疲态难有改变。同时,在全球经济增长乏力的情形下,国际市场的争夺更加激烈,一些国家为了缓解就业压力、保护本土产业,正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对我国实行贸易投资保护主义措施,贸易保护主义已呈现日趋多样化、常态化的特点。最后,全球范围内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所造成的流动性泛滥,在加大全球通货膨胀和资产泡沫潜在风险的同时,也明显加大了人民币汇率升值压力,上半年人民币兑美元、欧元、日元分别升值1.7%、3.3%、16.7%,人民币汇率过快升值导致我国出口产品传统竞争优势明显减弱。另据商务部对全国1900家重点外贸企业的调查,企业出口订单指数、信心指数等先行指标均连续数月下滑,下半年出口形势仍不容乐观。

  从国内看,虽然当前工业发展面临一些问题和困难,但是我国工业仍处于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扩大内需潜力巨大,信息消费等新型消费业态的快速发展以及简政放权等一系列改革措施政策效应的显现,将成为下半年我国工业平稳发展的重要支撑。

  消费有望继续保持平稳增长态势,但居民收入增幅回落将影响消费潜力的释放。上半年,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名义增长12.7%,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1.7个百分点,但比一季度加快0.3个百分点。其中,6月当月增长13.3%,今年以来消费增速呈现逐月小幅回升之势。随着消费结构的不断升级,我国居民对信息产品等高端消费需求持续扩大,支持信息消费增长的基础设施和政策环境也在不断优化,信息消费有望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另外,今年以来就业市场的良好形势也将进一步支撑消费稳定增长。但与此同时,也存在一些制约消费扩张的因素。上半年,我国城镇和农村居民收入扣除价格因素同比分别增长6.5%和9.7%,增速均比去年同期回落3.2个百分点,居民收入增速的放缓将降低居民的消费意愿和能力。同时,随着家电下乡、节能产品惠民工程等政策的相继退出,我国消费增长将更多依靠内生动力支撑,短期内难以明显回升。综合来看,下半年消费增速可能继续保持平稳增长态势。

  国家加大基础设施等一系列措施将扭转投资增长逐月回落的态势。上半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名义增长20.1%,增速同比回落0.3个百分点,比一季度回落0.8个百分点,仍保持较高的增长水平。随着取消和下放企业投资项目审批、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和小微企业发展支持、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垄断行业、加大企业技术改造投资、推进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和加快铁路建设等一系列政策的实施,投资有望继续保持较快增长。但是,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中,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上半年同比仅增长15.1%,增速同比回落8.1个百分点,反映未来投资增长动力下降。同时,受产能过剩和企业盈利能力下降等因素影响,制造业投资增长动力不足。受制于地方融资平台融资能力下降和财政收支矛盾突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增速可能会有所回落。房地产投资也没有加快增长的明显动力。综合来看,下半年投资结构将得到进一步优化,投资增速可能呈现稳中趋降的态势。

  综合来看,当前我国工业经济面临一定下行压力,但仍具备保持总体平稳的基本条件,下半年将继续运行在合理增长区间,应抓住这一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重要时间窗口,下大力气调结构、促转型,着力提高增长质量和效益。

  三、重点行业运行情况和发展趋势

  从工业主要管理门类看,主要行业运行特点和趋势如下:

  原材料工业。受房地产投资和基础设施投资拉动等因素的影响,原材料工业生产总体保持平稳,但受产能过剩影响,市场竞争加剧,产品价格下滑,企业盈利能力下降。根据国家统计局提供数据测算,上半年原材料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1%,增速同比回落0.4个百分点,其中一、二季度同比分别增长10.2%和10%。6月份,原材料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1%,今年以来月度增速稳定在9.9%至10.3%的区间。上半年,原材料工业实现利润总额4925亿元,同比增长8.9%;收入利润率为3.7%,同比回落0.1个百分点;亏损面为17.1%,同比扩大0.1个百分点。下半年运行基本平稳。尽管今年以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呈现逐月回落之势,但仍保持在20%以上的较高水平。上半年,对原材料行业带动作用明显的基础设施投资(不包括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与供应)增速达到25.3%,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20.3%,比一季度加快0.1个百分点。保障性安居工程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的推进实施将加大对钢铁、建材和新金属材料等原材料类产品的需求,下半年原材料行业具备保持总体平稳运行的基础条件。同时,钢铁、水泥、平板玻璃和电解铝等行业产能过剩矛盾突出,大气污染防治等政策措施的出台落实使得部分行业转变发展方式、淘汰落后产能的任务更加紧迫艰巨。综合看,预计原材料行业将延续总体平稳发展的态势,下半年工业增加值增速可能比上半年有所回落。

  受产能加快释放以及需求不足影响,钢铁行业运行困难较大。上半年,我国累计生产粗钢3.9亿吨,同比增长7.4%,日均产量215万吨,按此水平测算全年粗钢产量预计达到7.9亿吨,粗钢日产水平保持高位。钢材社会库存仍处较高水平。6月末,全国主要市场钢材社会库存量为1546万吨,环比下降6.7%;虽然已连续三个月持续回落,但与年初相比,仍上升30.2%。钢材价格持续下行。今年初,钢材价格延续去年四季度以来的回升走势,呈现波动上行态势,但受需求不振以及产能释放过快等因素影响,国内钢材综合价格指数在2月下旬达到111.1点后持续回落,5月份跌势明显加快,6月份后在矿石成本支撑下跌势有所放缓。6月末,国内钢材价格指数为98.5点,为近年来最低点。企业效益逐月下滑。据中国钢铁协会统计,上半年,77家会员钢铁企业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22.7亿元,增长30.4%(上年同期实现利润同比下降94.3%)。平均销售利润率只有0.13%;亏损面达41%。从各月情况看,3、4、5三个月利润额分别为2.7亿元、1.5亿元和1.5亿元,6月份盈亏相抵净亏损7亿元。运行困局短期难改。下半年,国内用钢需求明显改观的可能性较小,在钢铁行业全球性过剩和贸易摩擦不断增多的情况下,钢铁出口难度也将不断加大,钢铁行业需求难有改善。随着钢铁产能的加快释放,粗钢日产水平持续高位,钢材库存仍处于较高水平,钢材市场供需矛盾短期内难以扭转。另外,今年以来钢材价格下降幅度大大快于原料成本下降幅度,钢铁企业经营成本压力不减,提高经济效益的难度不断加大。

  有色行业生产增速明显放缓,效益明显下滑,运行形势仍不乐观。上半年,有色行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2.1%,同比回落2.5个百分点。主要产品中,十种有色金属产量1947万吨,同比增长10%;其中电解铜产量增长12.9%,电解铝增长7.9%。铜材进口量价齐跌,铝材进口量跌价涨。上半年,进口未锻造铜及铜材200万吨,下降20%,降幅较一季度收窄8.9个百分点。进口未锻造铝及铝材38.7万吨,同比下降37%.,降幅较一季度收窄8.6个百分点。有色金属价格低位波动。今年以来,受世界经济复苏缓慢、美元走强、炒作资金撤出等因素影响,有色金属价格持续低位震荡,已降至近几年来的低位。6月末,上海市场铜、铝、锌三个月期货价格分别收于48580元/吨、14215元/吨和14420元/吨,比一季度末分别下降6250元、430元和380元。利润降幅扩大。上半年,有色行业实现利润同比下降12.4%,降幅比一季度扩大9.4个百分点;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为3.17%,同比回落0.96个百分点;企业亏损面为21.2%,同比扩大0.9个百分点。目前,我国有色行业冶炼产能过剩,矿山保障能力不足,高附加值的加工产品短缺,总体上处于国际产业链分工中低端。同时,资源、能源、环境等方面的约束在进一步强化,加上企业生产经营成本高企,预计下半年有色行业生产增速可能进一步小幅回调,盈利状况也难有改观,整体仍处于微利状态。

  建材行业将在延续平稳增长态势的同时,进一步加大结构调整力度。上半年,建材行业增加值增长12.1%,增速与去年同期持平。建材制品业、深加工产业继续保持较快增长。上半年,建材制品业、深加工等产业增长速度虽然也从前几年的高速增长回落,但仍保持较快增长。建材传统产业生产增速放缓。水泥、平板玻璃等传统产业受产能过剩、需求不足影响,生产增速回落。上半年,生产水泥11亿吨,同比增长9.7%;平板玻璃3.9亿重量箱,同比增长10.8%。水泥价格低位波动,平板玻璃价格稳中有升。据建材联合会统计,6月份,重点建材企业水泥月均出厂价338.95元/吨,比上月下跌3.68元/吨。平板玻璃月均出厂价63.81元/重量箱,比上月上涨1.4元/重量箱。利润状况逐步恢复。上半年,建材行业实现利润同比增长18.2%(去年同期为下降9%);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为6%,同比提高0.1个百分点。投资增速放缓,但结构不断优化。上半年,建材工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3.9%,增速同比回落5.5个百分点。其中,产能过剩的水泥、平板玻璃行业投资呈现负增长,石材开采加工、轻质建材、技术玻璃、玻璃纤维及制品、玻璃增强复合材料等低耗能低排放行业投资增长较快,增速均在20%以上。当前,建材行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下半年有望在保持生产基本平稳的同时,进一步调结构、促转型,提高增长质量和效益。

  化工行业总体上将继续呈现缓中趋稳的运行态势。上半年,化工行业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11.8%,增速同比回落0.2个百分点,比一季度回落0.4个百分点。主要产品中,烧碱产量增长4.7%,化肥、农药产量分别增长8.6%和4.7%,合成橡胶产量增长6.1%,纯碱产量下降0.3%。主要产品价格下降。据纯碱协会统计,上半年,纯碱(重灰)均价为1372元/吨,同比下跌16.9%。据氯碱协会统计,上半年,聚氯乙烯均价为6472元/吨,同比下跌5.3%。据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统计,上半年,尿素、天然橡胶(SCR10)和磷酸一铵均价同比分别下降9.8%、13.6和16.8%。盈利状况依然不佳。上半年,化工行业利润增长10.6%(去年同期为下降18.9%)。化工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为4.6%,同比回落0.1个百分点;企业亏损面为15.1%,同比扩大0.5个百分点;亏损企业亏损额406亿元,同比增长13.7%。当前,化工行业产能过剩矛盾突出,产品价格总体上仍未改变下跌趋势,仅是跌幅收窄,其中不少产品处在成本线附近。下半年,房地产、纺织和汽车等主要下游行业的增长加快增长的可能性不大,需求状况难以改观,预计化工行业将继续延续缓中趋稳的发展态势。

  装备工业。装备工业生产在汽车等行业带动下有所恢复,但受整个工业产能过剩影响,专用设备制造、交通运输制造等行业生产形势仍然低迷。根据国家统计局提供数据测算,上半年,装备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2%,增速同比加快0.2个百分点;其中一、二季度同比分别增长9%和9.3%。分行业看,汽车、通用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1.7%和9.2%,增速同比加快1.5个和1.2个百分点;专用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7.2%,同比回落2.8个百分点。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2%,同比回落2.6个百分点。若扣除汽车制造业,装备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1%。出口形势低迷。上半年,装备工业出口交货值同比下降3%(去年同期为增长4.6%),降幅比一季度扩大0.8个百分点。6月份,出口交货值同比下降3.4%,延续年初以来单月持续负增长的势头。在汽车等行业的带动下,装备制造业效益状况有所改善。上半年,机械工业实现利润6009亿元,同比增长11.4%(去年同期为增长0.5%);如扣除汽车行业,机械工业实现利润同比增长8.9%。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为6.3%,同比略有回落;企业亏损面为16.6%,同比扩大0.9个百分点。下半年继续恢复性增长。尽管当前装备制造业整体运行低迷,在较大程度上由汽车行业支撑其平稳发展,但是近期挖掘机、装载机、发电机组、压实机、数控金属切削机床、金属成形机床等部分投资类产品生产有好转迹象,机械联合会重点联系企业新签订订单摆脱了去年以来持续负增长态势,1-5月累计签订订单额同比增长4.4%,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的落实也将推动高端装备产业加快发展,然而也要认识到我国装备制造业面临的中低端产品产能过剩、高端产品研发能力和产业化能力弱等问题短期内也难以根本转变。综合判断,下半年装备工业生产可能在去年同期增速较低的基础上延续恢复性增长态势。

  汽车产销实现较快增长,增速将有所回落。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上半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分别为1075万辆和1078万辆,同比增长12.8%和12.3%。其中,6月份汽车产、销量分别为167万辆和175万辆,增长9.3%和11.2%,环比下降6%和0.4%。中国品牌乘用车市场份额同比持平。上半年销售中国品牌乘用车357万辆,增长13.2%,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41.2%,占有率同比回落0.2个百分点;销售中国品牌轿车162万辆,增长13.5%,占轿车销售总量的27.7%,占有率同比提高0.4个百分点。1.6升及以下轿车市场份额小幅提高。上半年销售1.6升及以下轿车427万辆,增长16%,占轿车销售总量的比重为73.1%,同比提高2.8个百分点。市场集中度有所提升。上半年,汽车销量排名前十位的企业集团销量合计为951万辆,增长13.4%,高于全行业增速1.1个百分点,占汽车销售总量的88.2%,同比提高0.8个百分点。汽车出口量低于上年同期水平。上半年出口汽车48.7万辆,下降0.6%。其中乘用车出口29.4万辆,增长2.3%;商用车出口19.3万辆,下降4.8%。利润增长加快。上半年,汽车行业实现利润2327亿元,同比增长20.2%,增幅同比提高10.2个百分点;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为8.2%,同比提高0.3个百分点;企业亏损面为15%,同比收窄0.6个百分点。随着我国居民消费结构的升级和收入水平的提升,汽车行业具备长期较快发展的支撑条件。然而,居民汽车保有量的快速增加也不断加大了能源、交通和空气质量等方面的压力,实行汽车限购政策的城市会不断增加,将在一定程度上对汽车行业发展形成制约,预计下半年汽车产销增速会有所放缓。

  船舶行业延续低迷运行态势。在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和全球船运市场不振的影响下,除新承接船舶订单量恢复性回升之外,上半年全国船舶工业造船完工量、手持订单量、经济效益和出口等主要运行指标均呈下行态势。生产和效益双双下滑。上半年,全国造船完工量2060万载重吨,同比下降36%(上年同期增长4.2%),其中出口船舶占总量的91.9%;骨干企业优势明显,重点船舶企业新接船舶订单占总量的92%,在LNG船、大型集装箱船、节能环保型船和特种船承接方面取得突破。截至6月底,手持船舶订单10898万载重吨,同比下降13.4%,其中出口船舶占总量的87.3%。国际金融危机以来,船价大幅下跌,并持续低位徘徊,而企业成本上升,效益明显下降。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船舶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同比下降25.3%,亏损面达23%。新承接船舶订单恢复性增长。上半年,全国新承接船舶订单2290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13%(上年同期下降50.3%),其中出口船舶占总量的91.9%。手持订单下降。截至6月底,手持船舶订单10898万载重吨,同比下降13.4%,其中出口船舶占总量的87.3%。总体看,下半年我国船舶工业生产经营形势依然十分严峻。

  消费品工业。受居民消费支出增速放缓和外需不振等因素影响,消费品工业生产增速趋缓,但盈利状况依然良好。上半年,消费品工业增加值增长9.4%,增速同比回落2.5个百分点。其中,一、二季度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9.6%和9.1%,6月当月增长8.8%。消费品工业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长6.9%,增速同比加快1个百分点,但比一季度回落1个百分点。上半年,消费品工业实现利润8183亿元,同比增长15.2%;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为6%,同比略有提高;亏损面为14.7%,同比扩大0.3个百分点;亏损企业亏损额同比增长4.2%。下半年行业运行稳中趋缓。在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的宏观政策基调下,各种惠民生、促消费政策措施将进一步落实并显现效果,为消费品工业保持平稳增长提供良好的政策支撑。但与此同时,城乡居民收入增速放缓、人工成本快速上升和人民币汇率升值将制约行业增长,复杂严峻的国际形势也将对外贸依存度较高的轻纺行业发展产生影响。综合来看,预计消费品工业在总体平稳运行的基础上,下半年生产增速可能略有回调。

  轻工行业运行基本平稳,但面临一定下行压力。上半年,轻工行业实现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8%,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2.2个百分点。其中,大食品行业(农副食品加工、食品制造和酒及饮料生产)增加值同比增长9.8%,增速同比回落4.7个百分点。如扣除大食品行业,轻工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8%,增速同比回落0.1个百分点。主要家电产品中,除电扇产量同比下降外,其他产品产量同比保持增长,冰箱、冷柜等产量增速较高。出口增速显著放缓。上半年,轻工行业实现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长6.7%,增速同比回落1.2个百分点,比一季度回落1.7个百分点。另据海关统计,上半年,家具、鞋类和箱包出口额同比分别增长13.7%、10.9%和16%,增速比一季度分别回落20.5个、16.4个和26.4个百分点;塑料制品和灯具出口额同比分别增长18.4%和28%,比一季度减缓20.1个和44.6个百分点。6月份,家具、鞋类、塑料制品和灯具出口额较去年同期均有所下降。受上游原材料价格回落影响,利润保持较快增长。上半年,轻工行业实现利润同比增长14.7%,增速同比回落1.9个百分点;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为5.6%,比去年同期略有提高;企业亏损面为14%,同比扩大0.6个百分点。下半年行业运行环境并不宽松。今年以来,轻工行业工业增加值和出口交货值增速均呈现逐月回落的态势,出口下滑趋势尤为明显,6月份同比增速仅为1.8%,为2009年10月以来最低增速。中央反对铺张浪费的政策要求以及家电下乡、节能产品惠民工程等消费刺激政策的退出也可能对食品、家电等行业形成一定影响,轻工行业下半年面临一定下行压力。

  纺织行业形势总体仍不乐观。上半年,纺织行业实现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9%,增速同比回落2.3个百分点,比一季度回落0.4个百分点。主要产品中,纱、布产量同比分别增长8.8%和9%,增速同比回落4.4个和2.7个百分点;服装产量同比增长0.6%。出口恢复性回升。上半年,纺织行业实现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长7.5%,增速较去年同期提高6.5个百分点。其中,纺织业和化学纤维业出口交货值的同比增速均由负转正,纺织行业出口增速回升与去年同期基数偏低有较大关系。企业效益有所改善。上半年,纺织行业实现利润1318亿元,在去年同期下降2%的基础上增长16.6%;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为4.6%,同比提高0.1个百分点;企业亏损面为17 %,同比缩小0.3个百分点;亏损企业亏损额136.1亿元,同比下降5.8%。尽管纺织业运行基本平稳,但是也存在如下突出问题:一是内需增幅下降。上半年,纺织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明显放缓,衣着类消费增速近10年来首次降到10%左右。二是出口压力仍然较大。6月份我国纺织行业实现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长5.8%,已经连续2个月出现回落。1-5月份,我国纺织服装出口额在美国、日本等国进口总额中所占比重分别较上年同期下降0.4个和1.6个百分点。三是内外棉花价差影响依然突出。6月末,我国国内328级棉花价格高于国际棉花价格约4500元/吨,国内棉纱价格高于国际棉纱价格4200元/吨以上。受内外棉价差过大的影响,纺织行业中已出现小企业停产限产增多的情况。总体来看,下半年纺织行业运行形势依然严峻。

  电子制造业。电子制造业生产平稳,利润增长较快。上半年,电子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4%,同比减缓1个百分点;其中一、二季度增加值同比增长11.5%和11.7%。主要产品中,微型计算机设备产量同比增长6.4%;其中笔记本计算机同比增长3%,手机产量同比增长22.6%,彩电产量增长5.2%。上半年,电子制造业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长7.3%,增速同比减缓3.9个百分点,比一季度减缓1.4个百分点。上半年,电子工业实现利润1197亿元,同比增长32.4%(去年同期为下降2.8%);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为3.4%,同比提高0.5个百分点;企业亏损面为27.7%,同比扩大1.8个百分点。下半年运行面临一定不确定性。我国电子制造业对外依存度高,行业运行状况与国际经济形势密切相关。当前国际形势错综复杂,电子行业下半年运行仍然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

  四、重视实体经济发展,加快推进工业转型升级

  面对国际国内经济运行出现的新情况新变化,我国经济要做到“稳中求进”,就必须加大结构调整力度,保持实体经济持续活力,在当前工业经济面临下行压力增大的关键时期,在努力“稳增长”的同时,要把调结构、促改革放到更加重要位置,更加注重增长质量和效益,加强企业技术改造和自主创新,加快培育和发展新兴产业,坚决抓好化解产能过剩,大力促进信息消费,积极推进两化深度融合,加大对中小企业支持力度,加强对民间投资的引导,实现工业通信业持续健康发展。

  一是着力把信息消费培育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信息消费,要把握好市场导向、改革推进、需求引领、有序安全发展的原则,大力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增强信息产品供给能力,培育信息消费需求,提升公共服务信息化水平。加快网络、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和升级,全面推进三网融合。鼓励民间资本以参股方式进入基础电信运营市场。丰富信息产品和信息消费内容。鼓励智能终端产品研发,通过创新供给引导消费。拓展新兴服务业态,开展物联网重大应用示范,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构建安全可信的信息消费环境。依法加强个人信息保护,规范信息消费市场秩序,提高网络信息安全保障能力。加快建立促进信息消费持续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着力把信息消费培育成继房地产、汽车之后的又一消费领域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是以化解产能过剩矛盾为突破口,确保工业总体平稳发展。采取有力措施,化解产能过剩矛盾。要以钢铁、电解铝、水泥、平板玻璃、船舶等行业为重点,引导企业加强技术改造,积极推进企业兼并重组,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坚持和完善产能等量或减量置换制度,引导产业有序转移,推动建立化解产能过剩矛盾的长效机制。加大工作组织、协调和督查力度,通过加严环保能耗标准和强化差别电价政策执行等手段,促使落后产能退出。同时充分发挥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完善落后产能退出援助机制,实现淘汰与发展有机结合。

  三是加快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激发企业活力。着力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取得实质性进展,从管理型政府逐步迈向服务型政府。通过制度的创新、制度的优化、制度的改革来提高经济效率,创造有利于各种主体向转型目标前进的制度环境,提高主动转型的积极性。坚持简政放权,加强市场监管和社会服务。要加快形成全国统一的市场体系,在形成公平竞争的发展环境方面下功夫,加快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激发市场主体的发展活力和创造力,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打破市场分割与垄断,消除制约转型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使企业和产业在竞争中优化升级。继续深化改革和调整结构,加快推动垄断企业的改革。通过改革,为微观经济主体进行创新,寻找更有效的资源使用方式、更高效的生产方式、更加具有潜力的市场和更多适合消费者的产品创造环境。着力改革公共服务方式,进一步加大购买公共服务力度,发挥社会组织、机构和企业作用。

  四是进一步加大对结构调整的投入力度。要充分发挥技术技术改造投资的作用,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积极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信息产业发展,大力发展节能环保和新能源产业,推动新兴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发展。要进一步突出支持重点,完善实施机制,强化目标考核,突破和掌握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加强企业技术改造。实施工业强基战略。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健康发展。继续推进工业节能减排和清洁安全生产,实现绿色低碳发展。加强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组织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发展工程。加快重点领域产业链建设和规模化发展。依托重大工程和重大需求,加速形成研发-制造-应用的良性互动,促进新兴产业规模化、商业化发展。围绕促进创新、培育市场、优化发展环境,进一步加强部门间衔接协调,进一步完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环境,细化落实和完善政策措施。继续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集约发展。

  五是积极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加大对小微企业扶持力度。统筹协调,加强合作,充分发挥各方面力量的作用,形成工作合力,切实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健康发展的意见,继续完善相关配套政策措施。支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网络建设,鼓励和引导服务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优质服务,解决银企双方信息不对称等问题。在优化发展环境、开展扶助小微企业专项行动、改善融资服务、完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等各个方面,继续加大工作力度,促进中小企业平稳健康发展。

  (报告中引用的数据除特别注明外,均为国家统计局公布或据其测算。)

推荐经销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