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材电解铝煤炭出口依然强劲专家建议继续下调税率直至取消
9月14日,财政部等5部委联合发出通知,调整部分出口商品的出口退税率,将142个税号的钢材出口退税率由11%降至8%;将铝等有色金属材料的出口退税率由13%分别降至5%、8%和11%;家具、塑料、打火机、个别木材制品的出口退税率由13%降至11%;煤炭等能源的出口退税,则干脆取消;同时增补加工贸易禁止类商品目录。[被屏蔽广告]
下调部分产品出口退税率,目的是为了中国优化出口商品结构、缓解贸易顺差和平衡国际收支、减轻国内资源环境约束压力。目前,政策已经实施一个月了,上述产品出口形式发生了哪些变化?
钢材:出口势头依然不减
根据海关进出口快报,今年1-9月中国共出口钢材2859万吨,比2005年同期增长了81%;1-9月份进口钢材1414万吨,同比下降29.3%。
其中9月份的出口量达到历史最高水平407万吨,比8月份增长9.08%,同比
增长199%,;而同期进口钢材158万吨,较去年同期下降了36.66%。
这是从年初就已经开始的扩大出口势头的延续。原因是国际国内价格落差加大,国际市场比国内市场高出约100美元/吨,企业出口热情高涨,即使下调3个百分点的退税率,仍然有利可图,不足以抑制钢材产品的出口势头。
除了价差,鉴于降低出口退税的风声早就流传,部分企业事先已在政策出台前直接调高钢材出口报价,以期转嫁损失。即使在转嫁不成功的情形下,由于价格差的存在,中国钢材的出口优势将继续存在。所以下调3%的退税率不足以抑制钢材产品的出口势头,调整幅度偏低。
与此同时,中国成为钢材净出口国,如果全年完成4000万吨的钢材出口,中国出口量有可能跃居世界首位。
钢材大量出口,未必就是好事。鉴于钢铁冶炼是高污染、高耗能产业,以污染破坏环境和消耗国内低价能源为代价大量出口,实际是整体国民福利的损失;专家建议继续逐渐下调钢材产品出口退税率,直至取消。
电解铝:出口增长态势明显
电解铝行业,据海关统计,8月份单月出口9.4万吨,同比增长68.9%,出口量是前7个月月均出口量的1.3倍,创近14个月来的新高。
与钢铁相比,电解铝受到的税率打击要大的多。铝型材被降低退税,还是属于“优待”而原铝产品不仅从2005年起,国家先后采取了取消出口退税,而且还加征5%出口关税,而且属于加工贸易的出口,更是层层审批,卡的很紧。实行这个紧缩政策后,出口大幅回落。
但今年情况发生逆转:由于氧化铝供应充足、甚至供大于求,使得电解铝企业生产成本大幅下降,铝市行情由于需求强劲保持高位运行,同时也使得出口在下半年更加旺盛。这样一来,被国家三令五申遏制产能扩张的电解铝行业在经历了一年多的低谷后,终于在下半年迎来了复苏。值得关注的是,随着利润回升,电解铝行业投资迅速反弹,出口增长态势明显。
8月份,我国电解铝出口平均价格达到2490美元/吨,同比上涨39.2%,这样大的涨幅,远远超过税率的增长。预计2006年和2007年我国电解铝产能将分别达到1160万吨和1250万吨,宏观调控工作面临巨大压力。
煤炭:出口量有所回落
对于煤炭行业而言,最近两三年以来,出口量一直保持在7000-8000万吨的高位水平。今年以来,受价格及经济调控因素的影响,出口量逐渐回落,但全年预计出口量仍将在6000万吨左右。2006年度,中国出口国际市场的煤炭,合约价格开始下降,尽管如此,由于国内价格仍然低于国际价格,因此关税政策仍然对出口有调整作用,有利于减轻相应的国民福利损失。
家具:弱势企业面临淘汰
“人民币升值,已经使我们今年损失了5000万元;降低出口退税,对我们企业来说,更是雪上加霜”,大连华丰家具有限公司老总何云峰说。2005年,该公司销售额22亿元,其中16亿元销售额是来自出口,影响自然不小。
对于利润薄弱的家具行业来说,出口退税率由13%降至11%的政策,可谓祸不单行:欧盟反倾销,已经让生产企业紧张起来,这次再降低退税,利润空间被挤压得所剩无几。生产厂家只能在提高产品价格和降低产品利润两者中作出选择。
据了解,目前家具行业平均利润为5%-8%,因此很多企业都将出口退税作为自己的主要利润部分,税率从13%降到11%,业内人士预测可能会有一批竞争力不强的企业被淘汰。而无论是家具生产企业还是贸易企业,都在寻找新的策略应对此番出口退税下调。
出口退税率下调效应有待观望
尽管出口退税调整从9月15日开始实施,但此前不少对政策敏感的企业,已经提前将年末出口合同赶在9月便已签订,并同时加快今年最后四个月的出口速度,以便搭乘这一末班车;此外,对9月14日前已签订的出口合同,国家也同时规定只要是在今年12月14日前报关出口的,出口企业可以选择继续按调整之前的出口退税率办理退税。预计出口退税率的作用真正显现,需要等到明年1月以后。
为此,业内专家建议继续逐渐下调钢材等产品出口退税率直至取消,采用财政税收等一系列政策方针,加大资源税征收幅度,促使国内钢成本上升,进一步推动价格上扬,降低我国钢铁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优势以进一步遏制高污染、高耗能产品的廉价出口倾向,降低整体国民福利损失;其次,应该通过市场价格的杠杆作用调控国内的钢铁供给水平,进而控制出口过快的增长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