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中国钢企所赚到的利润总和,还没有必和必拓一家的盈利多
矿山巨头们已经彻底走出了金融危机的阴影,并开始收获创纪录的收益。这样的业绩背后,是众多中国钢铁企业挣扎在亏损边缘。
在刚刚过去的2010年,中国的钢铁企业所赚到的利润总和,还没有必和必拓一家的盈利多。
“衣食父母”反受苦
澳大利亚矿山巨头必和必拓昨天公布的2010年下半年财务报告显示,受全球经济复苏以及工业原材料需求飙升的提振,公司的净利润达到105.24亿美元,同比上年同期的61.4亿美元增长71.5%。
2010年上半年,必和必拓的净利润为65.6亿美元,这也意味着,整个2010年,必和必拓的净利润高达170亿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旗下拥有铜、镍、釉、石油等多种资源类产品,但在必和必拓的下半年盈利中,铁矿石业务的息税前利润达到58亿美元,占据了其盈利总额的半壁江山。
在此之前,另一家澳大利亚矿山巨头力拓已经公布了2010年全年的净利润,盈利同样增长两倍达到了创纪录的143亿美元。而铁矿石业务的净利润,更是达到101.89亿美元,对力拓的盈利贡献巨大。
中国与日韩是目前“两拓”的主要销售渠道,占“两拓”总出口量的96%,其中中国占三分之二,日韩占三分之一。这表明,“两拓”出口矿石中,有64%出口到中国。
作为全球最大的铁矿石买家,中国钢企显然为“两拓”等矿山巨头源源不断输送了巨额利润,可谓“衣食父母”,而钢厂自身却深受高价铁矿石之苦。
工信部昨天公布的一份统计报告就显示,2010年,国内大中型钢企实现利润897亿元,其中实现利润前20名企业的利润约占83%,宝钢一家利润约占26%,而大多数企业处于微利或亏损状态。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的销售收入利润率为2.91%,远低于全国工业企业6.2%的平均水平。
矿石是钢铁企业最大的生产成本,按照现在的钢价与铁矿石价格计算,大约占成本的45%。
2010年,中国总共进口铁矿石6.2亿吨,同比下降1.4%,铁矿石对外依存度也由上年的69%下降到63%左右。但是进口铁矿石平均价格却达到了128美元/吨,比上年上涨了40美元/吨。为此,中国的钢铁企业全年进口铁矿石成本上涨了大约1960亿元人民币。
多付的1960亿元,同样高于中国钢铁全行业的盈利。
话语权改变非易事
1万多人干一年,结果算算效益还是负的,派两个人倒倒期货就能赚个几千万。”南钢董事长杨思明曾这样告诉记者,他用“苦不堪言”,来描述中国钢铁业在高成本、多产能、强竞争等多重挤压下的生存境遇。
“产业上下游的利润差距如此之大是不合理的,如果下游环节无法生存下去,整个产业链也会遭到破坏。”分析师对记者表示,金融危机爆发后钢铁上下游产业的相继受损就证明了这一点。
但瑞银分析师唐骁波则认为,钢铁行业的一部分利润被转移到上游,是一个事实,很难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话语权不是说想要就要,要看基本面和行业结构。若图改变,中国需要对自身经济结构进行调整,更加注重质量而非数量,行业继续兼并整合。”
在中国,相关政府一直在推动钢铁企业的重组,近年来,河北钢铁、宝钢、武钢和鞍钢等钢铁巨头也先后重组了多家国内钢铁企业,不过,由于地方政府利益格局和强强难以联合,重组的进程依旧缓慢。
目前,最大的10家钢铁集团粗钢产量占据全国粗钢总量的比例仍不足50%。这与《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提出的国内排名前5位钢铁企业的产能要占到全国产能比例45%以上的目标还相距甚远。而相比之下,三大矿山企业的铁矿石发货量,则占据了全球市场的三分之二。
为了脱离“苦海”,南钢等很多钢铁企业开始探索投资“非钢产业”的道路,向上拓展资源,向下参与产品深加工。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提出了担忧,将过多的精力和资金投入到非钢产业,会带来“多元化”扩张所固有的风险隐患。国内的钢铁业与国际同行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技术进步不仅需要长期的埋头积累,也需要巨大的研发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