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周钢价预测:供需和资金矛盾叠加,钢价或延续弱势(4.22-4.29)
2013/4/19 14:11:11 来源:中钢网 字体: [大][中][小] 分享
一、宏观数据利空,大宗商品普跌,本周国内钢价持续下调。
本周在中美经济数据利空以及黄金价格暴跌的带动下,期钢主力也是连接下挫,盘中一度触及年后新低水平,导致现货市场人心惶惶,贸易商全面下跌出货,而需求方却多是推迟采购、观望入场,市场交投清淡,悲观氛围浓重。
截止本周五收市, 20mm三级螺纹钢平均价格3749元/吨,较上个交易日下跌16元/吨;20mm普中板平均价格为3833元/吨,较上个交易日下跌6元/吨;4.75mm热卷平均价格报3787元/吨,较上个交易日下跌11元/吨。

二、中美经济数据利空,资金面持续收紧,制约钢价上调。
1、18日,中钢协最新数据显示,4月上旬重点企业粗钢日产量为169.7万吨,旬环比增1.3%;全国预估粗钢日产量为212.4万吨,旬环比增2.5%。截止本旬末,重点企业钢材库存为1373.3万吨,旬环比增0.2%。
2、截至北京时间15日24时,纽约6月黄金期货报每盎司1373.20美元,暴跌8.54%。5月白银期货报23.37美元,直下11.25%。同一时间段,伦铜报每吨7200美元,跌幅超过3%。芝加哥7月小麦、大豆及玉米期货跌幅在0.5%至3%不等。而纽约原油期货价格报每桶88.36美元,跌幅3.21%。
3、15日,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初步核算,今年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118855亿元,同比增长7.7%,低于8%的市场预期。环比增长1.6%。
4、14日,中国国家能源局14日发布的数据显示,1至3月,中国全社会用电量累计1213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3%。3月份全社会用电量424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0%。
本周国家统计局公布一季度经济数据,数据全部低于市场预期,显示国内经济复苏依然比较艰难,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11885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7%,低于去年全年的7.8%的水平,也低于去年第四季度的7.9%增速。周三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研究部署下一阶段经济工作,会议强调下一段国家宏观调控要在稳定经济增速上,以拉动内需,促进消费,各地政府前期计划项目将逐步开工,或对钢材需求有一定的拉动,但是效果不会明显。
央行本周二和本周四分别在公开市场开展了580亿元和430亿元的正回购操作,这是央行连续第九周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净回笼资金,总计净回笼资金11240亿元。在信贷投放量较大以及外汇存款的超预期增长的情况下,当前市场资金面仍较为宽松。但是银行对钢贸行业仍普遍限贷、惜贷的局面下,当前钢材市场资金面仍相当紧张,资金因素也成为制约今年钢价上涨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三、国际大宗商品暴跌,国内商家抛售增多。
由于本周国际大宗商品普跌,受此影响,国内商家观望加重,成交持续下滑,商家普遍开始抛售,当前的钢材价格依然没有上涨的动力;一方面的是终端的需求没有大的改观,在成交不畅的情况下,商家对后市的信心正在丧失,转而追求出货,降价的情况明显增多。另外一个方面,前几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一季度宏观经济数据,显示明显低于市场预期,传递了一定的负面利空;这也是临近半月末钢材价格突然加速下跌的主要外部因素。
四、原料企稳后再陷震荡 成本支撑反复
本周,原材料市场在经过一段时间的窄幅回升之后,再次陷入弱势下行行情,特别是最近几天以来,进口铁矿石日均维持1美元左右的降幅,进口矿普氏指数也再次回落至139.25美元/吨左右,63.5%印粉外盘报价在141美元、国内港口报价1110元/吨。而钢坯市场业已连续数天持稳;原料市场缺乏明显的方向,或许将在现货哦钢价的震荡弱势下继续回落,但空间不大,成本的刚性支撑不强,使得钢价再失反弹动力。
在成本止涨回落之时,国内钢厂调价也出现了细微的变化,沙钢等长材生产企业出厂价小幅回升后,其他钢厂调价却多以下跌为主;特别是板材方面,宝钢、武钢等结束连续数月的上调,对五月份出厂价执行稳中下调政策,反应对后市看空情绪。
五、本周国内钢价持续走低,下周钢价或延续弱势。
本周,大宗商品全面暴跌,终端采购减少,市场成交每况愈下;另外,4月上旬粗钢产量再度创下历史新高,后期供需矛盾或将加剧;加上资本市场仍将以深度调整为主,虽然期螺本周表现略好于其他品种,但下行风险依然存在;还有目前原材料价格开始全面走低,仍然有继续下跌的空间,原料的价格支撑减弱。
总之,本周国内钢材持续下跌,钢价已经走过传统的需求旺盛期,进入4月下旬,南方将开始进入雨季,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工程的施工,降低钢材消耗;另外产量新高下供需压力逐渐加大,供需矛盾突出,预计下周国内钢价或将延续本周的行情,持续弱势下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