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忠普:钢企面临环保压力是大势所趋
2013/10/21 14:05:47 来源:中国钢铁现货网 字体: [大][中][小] 分享
环保一直是钢铁行业的痛处。要完成环保任务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做后盾,这无疑会使钢厂的生产成本提高;从而可能抬升我国钢价的水平线。市场担忧环保成本的增加、最终会转嫁到市场、甚至终端身上;同时对我国的钢材供求格局产生较大影响,那么事实会如何呢,带着这些疑问进入今天的讨论。
环保成本不会对钢价产生影响
谁污染,谁治理是企业的责任。这个原则决定了环境保护和资源综合利用已经是现代企业合理经营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为了支持企业做好环境保护,国家早就有三废资源综合利用优惠政策。国家还设立了节能环保新技术应用科技补贴和优惠贷款。企业治理污染一般通过盈利后自筹资金和银行贷款解决。而企业治理污染任务和资金压力并不均衡,如果不能形成全行业成本上升压力,就不会对市场价格产生影响,只能由企业自行消化成本上升的压力。它反映的是企业自身的竞争力。因此,企业加大污染治理虽然会增加企业资金投入和经营成本。但是一般不会转嫁到钢贸商身上,更难以对钢材市场价格产生影响。进入四季度,由于钢厂开始使用高价铁矿石,钢材市场价格难以攀升,这才是钢铁企业面临的主要成本压力。
我国钢材供过于求格局不会因此快速改善
上个世纪80年代我国就制定了企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制定了环保设施与主体设备建设坚持“三同时”。不过由于部分环保设备维护问题,致使开动率不足;部分污染治理技术推广仍有难度;企业众多,污染物排放总量超过了环境自净能力。这三个原因导致我国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
京津和河北省已经成为全国雾霾天气最严重的地区。9月30日河北许多地区空气污染指数超过300。其中主要污染物PM2.5。这种极小颗粒物遇到大气逆温层,很难扩散。污染物除来自企业排污外,汽车尾气排放也是一个重要原因。问题在于我国农业人口在今后10年仍要有近1亿人转入城镇化。这就预示我国环境资源压力和污染物控制仍面临严峻的任务。保护生态环境,既要严格污染治理,控制污染物排放。也要在确保大气质量前提下,控制区域污染物排放总量。太湖污水治理一个重要经验就是关闭了一批即使达标的污染物排放企业。就是因为环境自净容量难以承受更多的企业排污压力。
早在上个世纪的八十年代,我曾经写了企业环境管理一书。时任国家环保局长曲格平为这本书写了序言。书中专门有一章写企业环境经济学。提出了从环境资源利用中的价值交换来建立环境资源的社会价值理论体系。二十多年过去了。伴随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不仅矿产资源价格大幅上涨,环境代价也越来越大。当年环境经济学界已经提出的:正确处理环境资源的承载能力、社会经济发展方式和人口控制三者关系在今天已经成为摆在政府面前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执政课题。
近几年中国环境问题的突出不是偶然的。认识这些问题有利于认识国家关于污染治理与结构调整政策的演变趋势。为减轻雾霾污染,不排除在污染源集中的地区关闭一部分落后产能。但是这不会形成钢材市场供不应求的局面,毕竟产能过剩的压力远远大于可能政策性关停的落后产能。
严格的环保举措最终利好钢市
统筹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的经济总政策和中央领导多次表态说中国经济一定会在合理范围内稳定运行。表明钢材市场供需关系的稳定将是一个较长期的趋势。驾驭这种趋势,钢铁企业需要控制产量,不增加钢材市场资源压力,为市场稳定创造条件。当前钢贸商为稳定市场价格,减少经营亏损风险,都坚持控制合理库存。钢铁企业也面临减产的压力。即使环境保护需要淘汰部分落后产能,也改变不了产能过剩的局面。只是这种产能过剩的压力得到了某种改善。这将有利于缓解钢材市场资源供需平衡的压力。显然对钢材市场是一种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