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霾下的唐山 该何去何从
2013/11/21 10:47:27 来源:中国产经新闻报 字体: [大][中][小] 分享
11月20日,央视航拍雾霾下的唐山让笔者很亲切也很痛心,亲切的是再一次在电视中看到了故乡的大地,痛心的是儿时的蓝天白云已不在,取而代之的是巨大的烟柱。不可否认,唐山体会到的不仅是钢铁产能过剩之痛,还有因发展钢铁产业能损害环境的痛苦。虽然关停一些钢铁企业能够让达到治理钢铁产能过剩和恢复生态的目的,但却也砸了众多以钢铁业为生的老百姓的饭碗。一方面是日益恶劣的环境,另一方面是百姓的饭碗,请帮唐山寻找一条出路能够兼顾两方面利益。
在唐山北部的燕山脚下,这个小县城的支柱产业就是钢铁业,围绕着钢铁业衍生出了众多产业——采矿业、选矿业、采矿机械制造业、以钢铁和铁矿石为主的运输业……可以说,大多数城镇居民的生活与钢铁业相关,政府的主要财政收入也来源于两大钢铁厂。家乡也提出了大楼里发展旅游业、农业和文化产业,但这些产业的发展都不如钢铁业,所以钢铁业成为了小城居民财富积累的最主要来源。治理钢铁业污染估计小城的居民都没意见,但要说关停钢铁厂,那对小城所造成的影响不亚于一场8级地震。这种现象在唐山不仅仅存在于这一个地方,在唐山的其他县市也一样。让一个靠钢铁为生的城市刮骨疗伤的难度是巨大的,如何找到一条适合唐山且将影响降到最低的道路需要社会各界集思广益。
早在明朝时,唐山就曾是当时北方的冶铁中心,钢铁业在这里具有悠久的历史。现在的唐山依然是中国钢铁的主要产区,这里有丰富的铁矿石储量、体系齐全的钢铁产业和众多成熟的冶炼工人……这些是唐山发展钢铁产业的优势,但发展钢铁业也必须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尤其是要遵守有关的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不要让本该让老百姓富裕起来的产业,变成危害人们身体健康的产业。
同时在加强对钢铁业污染治理的同时,还要考虑钢铁业的兼并重组和当地产业转型的问题。随着钢铁业竞争的加剧,钢铁业的兼并重组和破产将成为趋势,这也是符合市场发展规律的,但一个企业的生死存亡不仅仅只是企业的事情,还关系着企业员工的利益,所以治理产能过剩要考虑钢铁企业退出所带来的社会问题。
产业转型升级是一条可行之路,通过市场机制实现钢铁产业的优胜劣汰,通过产业转型让下岗的钢铁业职工还能找到其他工作,既解决产能过剩,又能保障百姓利益。但这种刮骨疗伤式的改革需要当地政府的智慧和决心,相信从“唐山大地震”中唐山人民能够走出属于自己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