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汇总
价格查询
价格走势
价格统计
中钢网现货中心新闻中心原料频道钢厂频道期货频道
您所在的位置:行情频道 >> 专家观点 >> 专家观点 >> 朱大鸣:地价上涨刺激2014年房价暴涨?

朱大鸣:地价上涨刺激2014年房价暴涨?

2014/2/12 15:12:33   来源:(.中.国.经.营.网)   字体: [大][中][小]   分享

  土地价格暴涨,让人不免为2014年大城市房价会不会暴涨担忧。此前的逻辑关系预设:面粉涨价会导致面包涨价,开发商的各种成本上涨最终由买者承担。

  有报道称,1月,北上广深四个城市的成交均价过万,为10136元/平方米,环比上涨125.1%,同比上涨253.1%,价格创历史单月新高。最被关注的土地出让金方面,10个典型城市土地出让金收入1436亿元,环比上涨56.6%,同比上涨155.2%,较2012年同期大增826.6%。从土地出让金收入走势看,1月土地出让金达到历史高位水平,仅次于去年9月份创造的33个月新高的记录。

  如此以暴涨的模式开启马年上涨的土地盛宴行情,可谓历史罕见。经济增长如果以土地泡沫为代价,其最大的驱动仍然是货币超额供应,其最终的结局是大量的中小开发商离开房地产市场,大量的购房者从有效需求者变成无效的需要者。中国房地产泡沫以各种各样的结局作为预测屡屡爆料在世界各大权威媒体上,但从历史来看,我们以各种事实粉碎了房地产种种死法的预测。我们的金融体系似乎永远不存在危机,一旦出现钱荒苗头,央妈妈会奋不顾身地去解救,至于货币超发带来的储蓄贬值,或者泡沫无限制增长,那是后话。

  这样的一种逻辑带来了一种以土地与货币互相循环的地方发展模式,导致了地方债务大量增长。正是土地的“升值”扩张了地方融资与借债的能力,这些债务甚至达到了大到不能倒的地位。从美国次贷危机发生机制来看,美国的次债直接引爆点是个人的断供问题,这是私人信用的危机,但对于中国而言,中国式买房的行为与观念,刺激着个人就算不吃不喝掏空一切也要还房贷,而中国式债务危机刺激点并不在个人断供问题,而在于地方债务无限扩张绑架整个金融系统,倒逼着央行不断地超发货币,一旦停止这种循环逻辑,事情就会变得很严重,土地财政已经严重绑架了整个经济增长。

  在这种情况下,各地出现暴涨式行情并不奇怪,此前我们总是说调控沦为空调,制定的政策难以执行,这是因为整个系统的发展观存在重大分歧。中央政府期望能够保持经济的均衡增长,而地方政府期望能够以最省力的土地财政方式驱动地方GDP的屡创新高。在这种情况下,本来信贷政策有松有紧是正常的行为,然而这些年来信贷政策别说难以紧缩,就连回归正常都难。信贷的无限扩张导致了货币的大量超发,短期刺激效应带来更多的是价格上涨和成本的抬升,不但没能提高中国制造的能力,反而是在自己挖自己墙角。

  一线城市房价已经远远超过很多发达国家的水准,但我们的根子还是发展中的国家。而且,并不仅仅是一线城市以如此暴躁节奏前进,全国各地楼市这几年都出现了大规模地上涨,尽管如今略显疲态,出现了所谓的鬼城之说,但是,一旦地方政绩需要,房地产仍然可以作为拉动地方经济增长的火车头。各种各样的刺激政策,目标非常一致:就是以最省的力量,获得最大土地财政,并以此作为拉动数字增长的工具。

  2013年年初各从中央到地方种各样的抑制房价暴涨的政策,但是,回顾整个2013年人们发现,说到做不到导致了六月份之后房价暴涨,而且是以全局性的开足马力的上涨,人们会列举各种各样的理由,来说明房价上涨的必要性,诸如地方债务就危险了,民间高利贷和影子银行就大规模危机了,经济增长就疲软了,房价大规模上涨确实带来危机的暂时缓解,但是,也给整个中国房地产行业带了了不可逆转的伤害,同时也将中国经济推向泡沫化的舞台上了。

  在这样的背景下,大城市房价会不会继续暴涨,就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无论焦点来自何方,但中国楼市政策市属性是最根本的,政策如果真心遏制房价暴涨,并不会真的没有效果,过去我们的屡屡沦为空调的调控,并不是政策工具没效果,而是我们只是列出了工具,而没能真正地去运用这些工具,不少地方政府甚至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回避自己给自己设定规矩。至于楼市变得如此不可收拾地步的责任,那是相当模糊而有弹性的,如此看来,相比之下,市场需求与供给的力量,在当下楼市中已经远远地退居后位了。

  原本预计春节前后可能会稍作松动的房贷市场,如今并未出现预想中的局面。

  据调查结果显示,北京多家银行取消首套房贷款利率优惠,首套房8.5折优惠几乎绝迹,目前还可执行优惠的银行仅剩建设银行、交通银行、招商银行、星展银行。工商银行、中信银行、中国银行等超80%的银行首套房利率回归至基准利率,部分银行对于非优质客户和征信有瑕疵的申请人,利率还要再上浮。更加值得玩味的是,不仅是一线城市,二三线城市的房贷收紧也成为主旋律。(中国日报网)

  那么,对房地产市场起到“积极推动”作用的房贷业务因何优惠全无呢?主管土地供应的地方政府与负责建设的开发商又对于银行收紧房贷业务作何看法呢?房贷业务收紧后,是不是就意味着购房者已经错过此轮购房的绝佳时机了呢?虽然专家学者观点不一,但在笔者看来,此轮购房的最佳期已经错过,今年更不适宜购房。其原因有四:

  第一,中国经济面临下行风险。实际上,笔者已经在此前刊发的《不动产统一登记能降房价?》一文简单论述过经济与房价的关系,有兴趣的读者可以查阅。上述文章得出的结论是唯有经济下滑才能使得房价下跌。而中国刚好处在经济转型期间,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甚至认为,中国经济今年还会非常困难。

  他进一步分析指出,中国经济积累了十多年的问题要梳理和解决。而眼下最重要的还是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期到决定性作用。他还指出,现在要推进改革,非常重要的一点是如何防止系统性风险的爆发。三中全会的提议涉及300多项改革,这就需要各个部门之间抓住要点,相互促进而非牵制,使得制定出来的方案能更好地运转。

  第二,地方债挤兑洪峰与地方政府加速推地。去年以来,各个地方政府一改此前的“囤地”态度,加速向市场供应土地,在大量催生“地王”现象的同时,自己也收获颇丰,赚得盆满钵满。而在分析地方政府加速推地的原因时,除了有赶在政策调整前“落袋为安”这一因素以外,高企的地方债务亦是催使地方政府态度转变的主因。

  实际上,审计署等相关部门去年已在全国范围内,对地方债务问题进行了专项审计工作。审计的结果虽然在官方看来,风险可控,但个别地区的地方债务问题亦十分突出。更为可怕的是,今后三四年是地方债务的挤兑高峰,地方如果没有真金白银,那么,面临违约的风险不可小觑。有鉴于此,未来几年,地方政府加速卖地或是大概率事件。

  第三,楼市风险与银行收紧房贷业务。坦白讲,十多年来,各地房地产价格的一路疯长与银行房贷业务的天量增加有着直接的关系。不过,在去年银行系统出现两次“钱荒”之后,各家银行已把房贷业务所产生的金融风险放在首要位置。房价高企时,房贷业务更因为“利润低、风险大”不得不被银行“雪藏”了事。

  在笔者看来,房地产价格节节上升,已经脱离了广大老百姓所能承受的范围。此时,如果银行直接介入“击鼓传花”的游戏,恐怕会输得很惨。虽然理论上讲,中国的银行亦或各地的地方政府是不会破产的,会有政府相关部门兜底。但谁也不想为决策失误“买单”。

  第四,房地产调控政策深度转向。党的十八大以来,新一届领导集体对房地产市场的态度发生了彻底改变,调控思路也随着变化。为解决房地产问题而生的长效机制与涵盖房屋登记在内的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等相关“釜底抽薪”之策更是呼之欲出,有的甚至已经在加速推进与落实之中。

  有鉴于此,在房地产市场面临重大转变之时购房显然是不明智的。当然,笔者认为,如果购房的目的是自住的话,“什么时候都不晚”。因为任何事物都有价格与价值之别,只有购买并使用才能产生价值,价格才能成立。反之,如果空有价格没有价值,终有“竹篮打水一场空”的一天。

  那么,如果今年不是购房的最佳期,何时才是最佳期呢?在笔者看来,如果土地供应变成切切实实的房屋供给、中国经济能够成功转型并促使房地产市场回归“理性”、银行把金融风险放在首要位置考虑、更为主要的是,公众有很多投资渠道的话,购买房产的最佳期就会很快到来。

  在这样的背景下,大城市房价会不会继续暴涨,就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无论焦点来自何方,但中国楼市政策市属性是最根本的,政策如果真心遏制房价暴涨,并不会真的没有效果,过去我们的屡屡沦为空调的调控,并不是政策工具没效果,而是我们只是列出了工具,而没能真正地去运用这些工具,不少地方政府甚至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回避自己给自己设定规矩。至于楼市变得如此不可收拾地步的责任,那是相当模糊而有弹性的,如此看来,相比之下,市场需求与供给的力量,在当下楼市中已经远远地退居后位了。  

相关资讯推荐:

  【特别推荐】钢贸风险或在2014年大面积爆发!

  【警惕】钢贸信贷危机波及信托业!

  河北纳入首都经济圈拉动钢材需求!

  且看钢铁大省的脱胎换骨之绿色崛起!

  【钢市警惕】小钢企会被淘汰出局!

  钢企或掀新一轮大波动!

推荐经销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