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月份,钢铁企业总体是困难的,主业亏损,资金链绷得很紧。但是,改革深化、原料价格下调等内外部积极因素也在增加。”6月14日,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王晓齐在2014年高强度钢筋及钢结构用钢推广应用研讨会上指出,“尤其是以用户为中心的理念已经为我们所接受。”与会代表也普遍认为,加快转型升级,深化与用户的合作是企业脱困的重要路径。此次会议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主办,江苏沙钢集团、冶金科技发展中心等单位承办。
以用户为中心理念正在形成
“从1~5月份的情况看,国内钢材需求和产量到了峰值平台区。”王晓齐认为。
据统计,今年前5个月,我国重点钢铁企业粗钢产量达到2.63亿吨(国内重点钢铁企业快报数),同比增长2.7%,增产700万吨。“增产700万吨,如果扣除出口和库存的增加量,国内需求实际是下降的。”王晓齐表示。
从效益方面看,钢铁行业的效益并不好。据统计,1~4月份,大中型钢铁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1865.3亿元,同比增长0.4%;实现利润-11.4亿元,由盈变亏;销售利润率为-0.1%,同比下降0.38个百分点。与此同时,企业负债率逐年攀升,已经接近70%的水平。
不过,王晓齐指出,当前钢铁行业运行的积极因素在逐渐增多,包括股权多元化、公司治理架构、干部管理等方面的企业改革正在得到深化;原材料价格呈现回落并逐渐透明,消化了大部分钢材价格下跌造成的减利因素;企业盲目扩张的冲动得到有效遏制,1~4月份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投资同比下降了6.7%;以用户为中心的理念正逐渐形成,随着下游产业结构的升级,钢铁生产企业的转型升级得以加快。
“总体来看,钢铁行业仍很困难,但是改革、转型发展的力度也很大。我们要对行业走出困境充满信心!”王晓齐概括说。
用户需求从高强度走向高性能
会上有钢铁企业代表反映,产品附加值越高,企业反而越赔钱。对此,王晓齐强调:“要和用户一起,在用户实现价值的前提下,实现我们自己的价值。”他进一步举例说明,比如,汽车钢,强度提升后,主要价值不是减轻了车重,更多的价值是提升了安全性;高强钢筋的价值主要的不是表现在建筑中少用了钢筋,更重要的是建筑的安全性和寿命延长了。
据介绍,经过近几年钢铁行业和建筑行业的共同努力,高强钢筋推广应用取得了显著成绩。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工业和信息化部通报的2013年高强钢筋推广应用情况,主要钢筋生产省(区、市)2013年高强钢筋产量约占热轧带肋钢筋总产量的80%,高强钢筋推广示范地区的这一比例达到90%。
不过,在高强钢筋推广取得显著成绩的同时,对于高性能钢筋的需求也在日益增长。
“从目前的情况看,对于钢材品质的要求,仅停留在高强度是不够的。由于设计标准的提高,高性能建筑钢材,包括高性能钢筋和型钢等,将成为发展趋势。”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建筑钢结构分会会长党保卫表示。
据中国钢研科技集团公司(钢铁研究总院)教授杨忠民介绍,高性能是钢材综合性能的体现。比如,在日本阪神大地震中,钢筋的脆断原因是低温性能差,使得抗震钢筋中增加了韧脆转变温度的指标。我国东北地区冬季温度在-20摄氏度以下的时间在1个月以上,如果使用普通钢筋,会导致钢筋脆变。
对高性能钢材需求增长的趋势,主要源于下游用户更长寿命、更高建筑高度和更高抗震性能等方面要求。
据统计,我国目前运营的工业建筑的平均使用寿命为30年左右或者更短;我国华南沿海地区使用了7~25年的18座海港码头、引桥,因腐蚀破坏的占89%。
“以氯盐为介质的腐蚀环境,如海洋、沿海地区、盐湖、盐碱地等自然环境,以及工业环境和洒化冰盐的道路、桥梁等人为氯盐腐蚀环境,缩短了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使用寿命,使得耐腐蚀钢筋的推广十分必要。”杨忠民认为。
“以深圳高660米的平安国际金融中心为例,其总用钢量为9.69万吨。其中,高性能钢用量为(高强度、耐腐蚀、耐火)3.7万吨,占比高达38%。”党保卫补充举例。他表示,随着土地愈加稀缺,类似的高层建筑将更多出现。
上下游产业仍须有效衔接
“我国每年所产钢材的50%左右用于建筑领域,与建筑行业联手,推广钢结构建筑是钢铁企业产品的一个重要市场。”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秘书长迟京东表示。
但是,据有关统计,目前我国钢结构建筑占建筑总量的比重不到10%,钢结构桥梁占桥梁总量的比重还不到1%。
党保卫也表示:“从未来发展趋势看,钢结构住宅是未来行业的主要增长点。同时,随着我国桥梁建设的进一步加快,钢结构在特大型、大型桥梁中的应用将呈现扩张态势。”
在海外市场方面,由于我国钢材价格低、劳动力成本低,钢结构制作优良,在国际市场竞争力较强。2012年,中国钢结构协会会员企业钢结构海外市场销量为20万吨,2013年为25万吨,呈现快速增长态势,足迹遍布五大洲。
如何与建筑行业联手?“目前,下游行业对钢铁产品的需求已不再是简单的材料供给,而是从组织生产、质量保证、技术服务到材料加工、零部件制造、物流配送,甚至资金等方面全方位的服务。”王晓齐表示。
王晓齐指出,近些年,随着供求关系的变化,钢铁企业服务理念有了明显改变,服务意识不断增强。但从实际效果来看,还尚未形成为下游产业提供完整材料解决方案的服务体系。与下游产业的融合程度低,钢铁产品研发、生产和应用环节的联系不紧密。这导致下游行业用钢材产品升级缓慢、钢铁新产品找不到用户。上下游产业不能有效衔接,大大削弱了产业链竞争力。
“钢铁企业要加强用户先期介入、产品联合研发、制造,与下游用户建立信息交流平台,深入研究用户产品个性化需求,注重应用技术的研发,为用户提供钢铁材料焊接、加工、防腐等应用技术解决方案,指导用户选材用材。钢铁协会将深入推进钢铁工业与下游行业战略合作,并支持钢铁上下游行业企业成立战略联盟,推广应用高性能钢材,促进钢铁企业由生产商向服务商转变,实现钢铁工业转型升级。”王晓齐表示。
为了推进钢铁行业和建筑行业的深入合作,2013年,由钢协推荐的装配式钢结构民用建筑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正式入选科技部“国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试点联盟”,成为钢结构建筑领域唯一的国家级试点联盟。该联盟目前已汇聚了一批国内重要的钢铁企业、知名开发商企业、重点施工承包商、主要设计院、科研院所以及装配式部品部件生产企业共计50余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