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市寒冬愈演愈烈,煤炭企业越来越穷。
10月28日,中煤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煤能源”)发布三季报称,归属于上市公司的净利润约为负16.66亿元,与去年同比跌幅高达352%。不仅如此,煤炭行业老大中国神华也在三季报中称净利润接近腰斩。
中煤能源董秘周东洲向《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净利润下滑在于国内经济下行,受多种不利因素影响基础能源原材料需求乏力,目前中煤能源正在控成本、抓煤质发展新型煤化工等方法力求突破。
中央财经大学煤炭上市公司研究中心主任邢雷表示,当前煤企遭遇价格下跌需求减少双重困局并不仅仅是经济下行导致的,还与煤企盲目扩张有关系。他判断未来一到两年煤炭行业仍会持续困境。
中煤“亡羊补牢”
中煤能源前三季度营收约448.79亿元,同比下跌13.8%,其中归属于上市公司的净利润约为负16.66亿元,与去年同期6.59亿元的净利润相比跌幅高达352.8%。
在中煤能源的主营业务煤炭板块,前三季度中煤能源的商品煤销量合计1.0118亿吨,相较于去年同期的1.1502亿吨,减少1384万吨。
销量减少自然会影响收入。三季报中煤能源煤炭业务收入316.42亿元,比上年同期减少112亿元,其煤炭业务成本217.74亿元,比上年同期减少66.24亿元,而煤炭业务毛利98.68亿元,同比减少45.76亿元。
“典型的量价齐跌,在此背景下,中煤能源净利润暴跌352%也在意料之中。”一位中煤集团的消息人士称,放眼整个煤炭业,包括煤化工,仅有极个别的煤制烯烃及煤制甲醇项目还能获得微利。
今年一季度,中煤能源归属于上市公司的净利润仅为1500万元,二季报净利润则由正转负,亏损约为10亿元,三季度又将亏损面扩大到16.66亿元。
“煤炭行情好的时候,中煤能源等众多煤企并没有居安思危,错过了产业链布局的机会,现在看来,如果当时发展煤电一体化及新型煤化工,也不至于造成当前的困局。”邢雷表示,同比中国神华较早地进行了布局,因此在大多数煤企亏损的情况下中国神华依然有较高的盈利。
但周东洲表示,中煤能源当前已经实施了降薪与控制成本等措施,且正在大力发展新型煤化工等方面寻求新的盈利点。据了解,中煤能源不仅着力发展煤化工,而且拟在平朔、大屯、新疆准东等地新建4座发电厂,现已进入全面开工期。这些电力项目全部竣工完成后将增加公司4040MW装机量,预计需要原煤770万吨,有助于部分消耗过剩产能。
“但这只是‘亡羊补牢’。中煤能源已经错过了布局电厂的最佳机会,现在新建电厂也是在为了之前的错误买单。煤炭行情好的时候,有很多电力资产寻求低价卖给中煤能源,中煤能源却不看上。现在煤价暴跌,电厂再也不用求着煤企卖煤,变成了买方市场。这个时候中煤能源想要布局电厂的代价非常高昂。”刑雷介绍说。
分析师邓舜表示,在经济低迷增长缓慢以及产业链不完整的情况下,寒冬将会持续,谋求转型、重新布局成了新的要务。
神煤化为泡影?
三季报显示,国内38家煤炭上市公司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总和达到70.5亿元,而中国神华就贡献了165.6亿元。亏损幅度较大的前三名则分别是陕西煤业、中煤能源以及平煤股份。
“整个前三季度,煤炭业就靠中国神华撑场面,38家煤炭上市公司中36家营业总收入增长为负,32家利润总额增长为负,34家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率为负,33家营业成本增长率为负。”邢雷认为,眼下,以中煤能源、陕西煤业为代表的煤企无论是在体量上还是产业上,都已经无法与中国神华相抗衡。当前中国神华有铁路、港口、电厂等得天独厚的资源,而且有内蒙古煤制烯烃、宁夏宁煤煤制油项目等煤化工项目整体盈利,“而中煤能源给外界的感觉就是一个挖煤卖煤的”。
这个观点得到了多位分析师的认同。邓舜认为,中煤能源现阶段的行业地位非常尴尬,即便其正在加速推进电厂建设,也新建了少部分的煤化工项目,但已然无法扭转一煤独大的发展现状。
另悉,中煤旗下的焦化板块也陷入了全面亏损状态。不愿具名的中煤人士透露说,中煤焦化产品每吨亏损幅度接近40元,唯有现金流尚且良好,借此支撑公司运转。
现实中,尽管供暖期全面来临,但从10月开始,中国神华、中煤能源、大同煤矿等几家大型煤企却掀起了新一轮的降价风潮。
“大家都想降价保量,降低库存,问题是,现在的电厂都不着急囤煤,昔日卖方市场早就不存在了。”上述人士称,即便各自降价为阵,坐拥超过13亿吨铁路运输能力的中国神华也依然具有最大话语权。
另一方面,坊间传闻中国神华整体吸收合并中煤能源的故事仍在继续。
“虽然传言从未间断,但未来出现‘中国神煤’的可能性并不大,中国神华的资源优厚,并不需要中煤能源,况且强强联合都是在行情好的时期。”据邓舜多方求证了解,“当前中国神华并不愿意接受中煤能源这个烂摊子。”
煤炭业研究人士王旭峰则表示,中煤能源各个方面均已捉襟见肘,布局缓慢,其与中国神华的距离也进一步拉大,这意味出现“中国神煤”的可能性已经越来越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