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煤化工产业“十二五”期间科技创新取得多项突破,园区集群建设初具规模,成为我国现代煤化工的先行者和探路者。“十二五”收官在即,站在两个五年规划的交汇点上,面对产能严重过剩、化工市场疲软和低油价的新常态,对于煤化工的质疑声时有出现。陕西煤化工未来形势如何?“十三五”该怎么发展?
产品精细化
据了解,近年来煤制油、煤制烯烃、煤制芳烃、煤制乙二醇等项目在陕西相继开花结果。其中煤制油产能达到360万吨;煤制烯烃已形成产能310万吨,占全国总产能的41.3%。
近年来,陕西围绕甲醇开发下游产品,建成或在建甲醛、二甲醚、聚甲氧基二甲醚、醋酸、1,4-丁二醇、聚四氢呋喃、γ-丁内酯、N-甲基吡咯烷酮等多个项目,形成了发展精细化工和化工新材料的基础条件。
中国化工报援引陕西省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胡海峰称,陕西煤化工的特点是‘大’,产品大多为基本化工原料和农用化学品,结构仍处于低端水平,精细化率仍然偏低。今后煤化工应该重点做‘精’,出路在延伸产业链,发展精细化工产品和化工新材料,改变精细化工产业薄弱的局面。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副秘书长胡迁林认为,未来低油价或中低油价将成为常态,国内消费结构也在发生变化,需要大量的化工材料。陕西化工企业在做大做强上游的基础上,应瞄准高端专用化学品、化工新材料,延伸产业链,大胆拥抱终端。
据悉,陕西煤化工企业在布局“十三五”重点项目时纷纷瞄准下游深加工。其中延长石油集团围绕煤油气资源综合利用做文章。企业正在延安新建的煤油气一体化综合利用项目,除甲醇制聚乙烯、聚丙烯外,还配套了丁辛醇、异辛醇、乙丙橡胶等产品。
陕西煤业化工集团规划的7大化工园区中,榆神园区注重多元化深加工,发展功能材料;清水工业园重点围绕煤炭分质清洁利用;渭北园区依托现有的蒲城清洁能源、陕化、渭化等煤化工企业,开发聚烯烃下游产品,打造百万吨烯烃及下游深加工的高端材料和精细化工园区。
陕西未来能源化工有限公司在百万吨级煤间接液化工业示范项目投产的基础上,“十三五”将进一步开发煤液化产品精细化加工技术,在生产汽油、柴油等燃料油品的同时,通过多联产和深加工开发高碳α-烯烃、超硬蜡、高碳醇、溶剂油,以及以费托合成产物为原料的表面活性剂、助剂等高附加值化工产品。
从陕西省工信厅获悉,“十三五”陕西将做大做强现代煤化工产业,鼓励发展精细化工,培育壮大化工新材料,形成现代煤化工、基本化学品、化肥氯碱、精细化工和化工新材料4条主产业链。
技术高端化
近年来,代表当今煤制油产业发展水平的煤间接液化、直接液化(煤油共炼)、煤焦油加氢、甲醇制汽油等4种典型煤制油工艺技术示范项目,均在陕西建成投产,使陕西成为我国煤化工技术的洼地和试验田。
比如陕西未来能源的国内首套百万吨级煤间接液化制油项目采用50项专利技术,核心的低温费托合成等技术达到世界先进、国内领先水平;延长石油集团自主开发的煤油共炼(Y-CCO)工业化技术,以中低阶煤与重(劣)质油为原料,采用浆态床加氢裂化与固定床加氢裂化在线集成生产轻质油品,突破了煤化工行业煤炭清洁高效转化和石化行业重(劣)质油轻质化两个领域的技术难题,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胡迁林建议,陕西煤化工企业“十三五”要下大力气开展CCSI、KSY等关键技术工程示范,通过工业化装置进行验证;在布局煤化工时应注重技术创新,向高端化、高附加值发展。
发展差异化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副所长刘中民认为,油价低了对煤化工有影响,但煤化工产品含氧,具有先天优势,所以应大力发展甲醇、乙醇、醋酸等小分子含氧化合物。
差异化是煤化工今后发展出路。比如二甲醚与CO合成乙酸甲酯,乙酸甲酯与甲醛缩合一步生产丙烯酸甲酯;生产乙苯可用乙醇做,就不用乙烯了;烯烃要开发高牌号的新产品。
胡海峰认为,目前陕西煤制烯烃产能已达310万吨,今后还有新项目布局,为制造产业配套化工新材料的基础条件已经具备,关键是创新发展。“十三五”乃至今后10年,陕西要重点围绕新能源、汽车、装备等行业发展配套的化工新材料。
陕西省决策咨询委员会办公室主任郭卫东表示,目前煤化工产品一般只做到高密度聚乙烯、线型低密度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车用燃料等大宗产品,下游的高附加值化工新材料、树脂基复合材料、重要有机化学品、精细化学品、航空燃料、低碳燃料、高级润滑油、表面活性剂等深加工产品较少。
郭卫东建议,陕西煤化工要大力发展化工新材料、基础有机化学品和精细化工产业,重视差别化延伸产业链,避免产品雷同、产能重复建设和产能过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