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产能过剩少打“嘴官司”
2016/4/25 8:46:44 来源:经济日报 字体: [大][中][小] 分享
上周,多哈会议未能就冻结石油产量以助推油价回升达成协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召开的钢铁产能过剩研讨会也吵成了“一锅粥”。如今,能源、钢铁行业的产能过剩问题,已成为当前世界各国经济复苏的“拦路虎”。各国开出的“药方”见仁见智。但是,如果有些国家坚持向他国转移矛盾,热衷于打“嘴官司”却不想着压缩自身的产能,恐怕破解产能过剩的僵局还有待时日。
17日,20多个石油生产国的能源高官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举行会议,探讨如何冻结石油产量以助推油价回升。会议最终未能就“冻产”达成协议。外界曾对这次会议抱有较大期望,认为会议很有可能在今年2月份的四国“冻产”协议基础上“更上一层楼”,但会议结果最终令人大失所望。分析认为,尽管有消息称此次未能达成协议的主因是沙特坚持将伊朗纳入“冻产”国家之列,但真正的原因,还在于全球原油市场短时间内供大于求的局面难以改变。同时,各国各有算盘,不愿意承担太多的“冻产”损失,故而“嘴官司”打得火热,一到该拿出干货时却没了动静。
除了石油,还有钢铁。18日,由经合组织钢铁委员会主办的“钢铁行业过剩产能和结构调整高级别研讨会”在比利时举行。这次会议上,一些发达国家无视中国积极化解钢铁过剩产能采取的多项措施和取得的良好效果,一味地为实施贸易保护主义寻找借口。有分析认为,化解钢铁产能过剩要看实际行动,中国化解钢铁产能过剩的各项努力均走在世界前列,“钢铁产能过剩是全球性问题,是相关经济体的共同挑战、共同责任,只有共同努力,遵循规律、循序渐进,才能实现互利共赢”。
共同努力能够形成合力。当地时间22日,联合国总部举行的《巴黎协定》高级别签署仪式,超过165个国家在当天签署该协定,为2020年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作出安排。分析指出,尽管签署《巴黎协定》只是确保本协定早日生效的第一步,但却是从无到有的第一步,这也表明世界各国加强沟通共同努力,能够推动多赢结果的实现。这对解决当前全球产能过剩问题,也不无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