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汇总
价格查询
价格走势
价格统计
中钢网现货中心新闻中心原料频道钢厂频道期货频道
您所在的位置:行情频道 >> 原料热点新闻 >> 原料热点新闻 >> 煤钢产业重镇唐山:城和人的再次转身

煤钢产业重镇唐山:城和人的再次转身

2016/6/2 16:35:05   来源:互联网   字体: [大][中][小]   分享

  近期,煤炭钢铁行业去产能的政策密集出台。财政部日前印发的《工业企业结构调整专项奖补资金管理办法》明确了去产能职工的安置措施和奖补资金使用办法,至此,去产能中央级政策均已发布。继山西内蒙古等省、区、市发布了去产能的目标后,河北省也发布了去产能方案,其中涉及的具体企业中,在唐山市,国有企业开滦集团和唐山钢铁集团将是去产能的主角。业内人士预计,6月份,将开始进入国内矿井关停和钢铁锅炉停火的关键时期。

  许多产业工人,将面临着生活和工作的改变,他们何所思,他们何所求,他们何所依?本报记者深入化解过剩产能重镇的唐山调查采访,带来一线煤炭、钢铁工人最真实的故事。——编者

  唐山,煤炭钢铁产业重镇。

  这里有雄厚的工业基础和工业文明,全国第一座机械化采煤矿井、第一条标准轨距铁路、第一台蒸汽机车、第一桶机制水泥、第一件卫生陶瓷……都在这里诞生。

  化解过剩产能,唐山的担子很重。以钢材为例,2015年,全国钢产量为11亿吨,河北省钢产量为2.5亿吨,唐山市钢产量1.1亿吨。粗略计算,唐山一市的钢产能占全国的十分之一。而且,2015年,唐山钢铁产能的利用率不到70%,低于全国的平均数。

  唐山,也是一座“工人之城”,一双双煤炭、钢铁工人之手重建了这座曾经崩塌的城市。如今,化解过剩产能又在改变着这座城市,更影响着在这片土地上“深耕细作”的产业工人们……

  “风光”逝去

  5月12日,唐山,小雨。“80后”焊工张鑫随十多名焦化厂工友来到不锈钢厂报到。

  这是张鑫第三次换厂,前两次都是正常调动,而这次是原厂停产了。更让他觉得不同的是,唐山的日子似乎“没有儿时印象中那么‘豪’了。”张鑫于2006年参加工作,“那会儿,每个月钱都剩不下,不过,因为收入不错,月月有发,所以花光了也不担心!”

  他回忆的正是煤炭和钢铁的黄金10年,这也是唐山经济发展和工人好日子的黄金10年。

  10年前,范各庄矿区“车满为患”。在开滦集团范各庄矿从事采购工作的王林问《工人日报》记者,“一个位于城市郊区地属偏僻的矿区堵车,你听说过吗?”

  据他回忆,过去十几年里,工资收入普遍较高的范各庄矿工人中掀起了好几轮“购房潮”“购车潮”,他们涌向唐山市区看房购物,却“不屑”乘坐公司提供的班车,“班车只坐一半人,大家都开私家车。”

  同属于开滦集团东欢坨矿工人杨瑞民今年52岁,先后在开滦集团的3个矿井采煤区从事一线工作,他对自己煤矿工人的生涯很引以为豪,“1999年,我的月工资就超过5000元,当年春节,我花4999元买了个大彩电,剩下的钱还风风光光过了个年!”

  黄金10年,逝者如斯夫。此时,昔日“风光”已远去。

  渐渐地,王林发现,唐山街头巷尾的豪车似乎“蒸发”不少。自己的收入也在缩水,为了省钱,王林的私家车闲置已久,他开始每天乖乖地等待途经家门口、挤满工友的班车。“最爱给朋友们花钱”的张鑫也学会了精打细算,面对红白喜事、同事孩子上大学、生病住院,“我有时候不得不‘装聋作哑’。”杨瑞民也好久没和工友出去喝酒了,原来爱张罗喝酒的“工友群”话题似乎很久没有回到喝酒吃饭等消费上来了。

  杨瑞民很怀念那个收入都很高的黄金岁月。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在唐山,钢铁、煤矿工人是婚恋市场上最炙手可热的“香饽饽”。工作稳定、收入稳定、生活稳定,成了唐山当地姑娘的最好择偶群体之一,“可是现在再提这两个行业,完全没有吸引力了,那种两眼放光根本看不见了。”

  煤矿工人杨瑞民很清楚,这里的矿井资源似乎已经枯竭,储量没有多少了。公开数据显示,2015年,开滦集团荆各庄矿可挖潜的储量只有350万吨,而且都是边角残煤。

  城和人的再次转身

  40年前,唐山被7.8级大地震夷为平地。如今,这座城市在转型发展的过程中,又面临着多重“重建”,产业的、体制的、工人职业生涯的……

  按照河北省的要求,2016年,唐山市化解炼铁产能的任务是578万吨、炼钢450万吨。煤炭行业的任务更艰巨,根据河北省的去产能方案,河北省属国有煤矿退出97处、减产6490万吨。其中开滦集团退出煤矿38处、产能3372吨。

  人和城,再次面临“转身”。

  “我是家里第3代矿工。”杨瑞民的爷爷是从山东逃荒过来的,用下矿的收入养活了一家7口。父亲是矾土矿工人,养活了一家6口。爷爷、父亲和他自己都曾分到过房子,全家都享受着开滦提供的教育、医疗、生活服务。“生在开滦、死在开滦,所有东西在这里一应俱全!”像他这样祖传父,父传子的家庭曾经是唐山的许多工人家庭的真实写照。

  在这家拥有137年煤炭开采历史的企业,他的人生曾经“非常骄傲”。在煤炭的黄金10年,开滦集团工人工资逐年上涨。上世纪90年代,杨瑞民月收入从2000多元涨到了5000多元,到2002年之后,每个月都在13000元以上,但现在的月收入是2100元!

  “我们矿一般每月16日发工资,可是最近每个月都拖到月末。”杨瑞民说。

  5月27日,在一个由开滦矿工组建的“矿工之家”QQ群里,大家焦躁起来,“你们开工资了吗?”“有谁知道几号开工资吗?”应者寥寥:“应该差不多开了”,“取公积金的朋友可以找我啊!”一些群友对“取公积金”一事很感兴趣,忙于知道“怎么取”。

  杨瑞民很想在群里回复一声,“矿上的日子不好过”。他告诉记者,领导开会的时候说,现在我们矿卖出1吨煤,“要赔30元钱”!

  不止开滦集团,2015年前3季度,全国煤炭产量同比下降4.62%,销量减少5.57%,但供大于求的局面仍然未有改观。记者了解到,在煤价不断下跌的压力下,开滦集团已经从去年开始,在陆续关闭老矿井以减少亏损。

  职工安置是去产能企业工作的重中之重。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今年以来,开滦集团已经先后发布了《关于员工自愿办理离岗等退有关问题的通知》和《关于调整进入人力资源市场人员范围和待遇的有关问题的通知》等一揽子减员增效文件多达6个。其中,在距国家规定退休年龄不足10年的在册员工,可自愿办理“离岗等退”;在企业连续工作年限满15年的在册员工,可自愿办理“离岗协保”;在距国家规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的在册员工,可自愿办理“离岗休息”;在本企业连续工作年限满5年的在册员工,可自愿办理“停薪留职”。

  “不管外面是晴天、阴天、下雨,你总得先爬上来”

  人社部部长尹蔚民日前表示,化解过剩产能会造成一部分职工下岗,共涉及大约180万煤炭、钢铁职工的分流安置。

  改变即将到来,年轻人着急知道结果,年长些的人则有些慌张。

  “就怕改变来得太晚。”年轻人张鑫期望改变快一点猛一点,好去学个新技术,多个谋生的本事,“到了我40岁时让我再转行,体力、精力都没了,年龄上也没有任何优势,到那时会更难过。”

  30岁的王林作为矿上的一名采购员,将来面临着从头再来,他现在的工作与市场上提供的职位脱节,“‘技能’只在开滦这个系统有用。”

  “我这个岁数才担忧呢,上有老、下有小,没有一技之长,岁数大了,体力活是不行了。把我推向社会,我能干什么?”48岁的孙立明是一名不锈钢厂的仓库管理员,满手老茧,他边清点着设备数量,边对记者说,自己18岁就来到唐钢,维修机械设备,干的年头长了。2014年之前,孙立明长期高空作业,负责维修运送钢材的天车,由于长时间保持一个动作,他患上了腰椎间盘突出,“和我做同一工种的,很少没点儿小毛病的。”

  “40岁到50岁之间的工人是最尴尬的。他们离退休还有好几年,往往孩子还在上学,或正找工作或准备结婚,他们还有很多人生的任务没有完成。”孙立明积攒了大半辈子的技术经验,并不情愿做新岗位的新手。

  因为腰疼得厉害,孙立明如今被安排在企业看仓库。

  对现在每月2100元钱,杨瑞民坦言心理有落差。他现在和工友聚在一起,谈论最多的话题就是“退休”。“我们交了养老保险,挺过这最后两年,到退休后日子就好一些!”

  如今,杨瑞民每天都要走下400米深的斜井,下班后再爬上来,自从2006年他来到东欢坨矿,这条斜井他已经爬了10年。“每一天爬上来,都很费劲,当中得休息三四次”,尽管他现在看起来依然身材魁梧,但岁月不饶人。

  “虽然慢一点,但还是能爬上来,不管外面是晴天、阴天、下雨,你总得先爬上来。”对未来,这名老矿工心如明镜。

推荐经销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