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忠普:下半年钢价在钢厂成本线附近波动
2016/6/30 8:56:31 来源:中钢网资讯研究院 字体: [大][中][小] 分享
进入转型期的中国钢铁需求开始了从饱和点回落的大趋势;去过剩钢铁产能道路艰难;产量再创历史新高后,钢铁产业集中度低,减产难,现行体制难以规避过度竞争;传统钢铁物流模式抗击市场风险能力弱,而转型发展,建设现代钢铁供应链物流刚刚兴起。这四大短期难以改变的因素决定了下半年钢铁市场价格走势只能演绎在钢厂成本线附近波动的大趋势。
1、中国经济进入转型发展时期决定了钢铁消费总量出现高位波动,缓缓回落的大趋势
2008年我国粗钢产量5.005亿吨,2014年粗钢产量达到创纪录的8.227亿吨,约占全球预估产量的一半,但是比2008年多出3.222亿吨。那个时期,中国的经济发展阶段使包括钢铁需求在内的大宗原材料产品仍处在快速增长期间。虽然2008年的4万亿投资拉动有利于刺激国际通胀,也一定程度上刺激国内盲目投资和后期的产能过剩,但也确实有国内的需求增长因素。而产能过剩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会出现的市场现象。如今,从2014年国内用钢减少4.2%,2015年我国钢产量8.04亿吨,同比分别下降2.33%,而国内粗钢表观消费下降5.1%,可以看出,国内用钢出现了持续回落的前所未有的趋势。
因此,对于产能过剩复杂的因素,决不能简单地归结为4万亿投资拉动引起的,这样的结果不利于人们深刻认识今天中国经济发展阶段出现的复杂的深层次市场经济关系和解决今天面临的产能过剩问题。
也是在几年前的中非钢铁论坛上,我曾经说过,虽然中国用钢饱和点的到来会演绎钢铁需求回落趋势,但是会演绎高位波动缓缓回落的趋势特征。东西部经济发展不平衡,即使不包括目前进城的农民工,今后也还会有2亿农业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同时解决6200万无家可归的留守儿童问题,都呼唤中国加快解决“三农”问题和进城农民工的安居问题。不解决农民工安居问题,不解决过剩农业人口向工业化经济转移问题,就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就没有中国的小康社会。实际上中国房地产问题尽管争论很激烈,也提出政府不要过度搞土地财政,期待减低把房地产价格60%以上纳入政府收入的状况,但是还有一个实质性问题就是农民工安居问题。只有解决了这个实质性问题,中国房地产市场才能真正走到健康发展的轨道。
很显然,这个建设过程都会产生新的钢铁需求。同时这个过程也扩大了中国需求市场和经济总量发展空间。因此中国未来国内用钢需求不会出现过山车的变化趋势。而是会演绎年度用钢消费总量高位波动和缓缓回落的大趋势。这就让我们看清了下半年我国钢材消费总量会演绎缓缓回落的趋势。这种常态化趋势毕竟增加了中国钢铁产能过剩的压力。
伴随中国制造业产能全面过剩和社会经济转型发展时代的到来,早在三年前我就发文《警惕中国经济下行压力的长期化》。政府同经济下行压力的博弈是政策调整的重要特征之一。保持经济在合理增速区间运行,既具有释放潜在经济需求,调结构,改善民生的发展可行性,也是转型发展的客观要求。
问题是步入转型期的中国经济发展动力的内涵发生了深刻变化。其中与钢铁需求市场关系密切的全国固定资产投资1-5月同比增长9.6%,与去年1-5月的前期同比11.4%还是显示了少许回落趋势。我国仍然面临许多多年积累的社会经济、利益格局不合理问题。这既是转型发展的难题,也是建设小康社会的待解难题。目前政府调控经济的主要政策是深化改革、改善民生,也包括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和利益格局失衡在内的结构调整。同时,以释放潜在内需为目标,适度保持社会投资力度来稳定经济。 国家发展改革委不久前宣布:2016年至2018年重点推进的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工程建设进行总体部署,共有303个交通重大工程项目被纳入。
实践说明,尽管经济下行压力依然存在,但是上半年毕竟经济保持了GDP在6.7%附近波动的增长趋势。而且下半年仍可以保持这种经济稳定运行的大趋势。中国经济常态化增长的大趋势,一定程度上稳定了下半年钢铁市场的供需关系和市场信心。
2、今年以来钢材市场价格低谷中短期大幅上涨近千元后,又快速回落符合市场因素大趋势演绎的规律,下半年钢材市场价格走势将演绎在钢厂成本线附近小幅波动趋势。
全球经济疲软导致大宗商品价格震荡下跌。导致钢材市场价格的深跌,让钢厂每生产一吨钢材亏损200-300元。直接导致2015年钢铁企业亏损超过千亿元。市场价格下跌过程让钢贸商更是亏损严重,大量中小贸易商纷纷退市。
2015年和今年初,中国钢材市场价格出现深跌,明显低于国际市场是由中国因素决定的,钢铁生产企业众多,产业集中度低,而产能过剩的压力很大,市场难以避免过度竞争。数百家钢厂为维持市场份额和生存,很难做到减产来维持市场供需平衡和价格在合理区间的稳定。
不过对市场价格深跌,仅仅认为产能过剩,钢厂难以控制产量是不够的。钢铁市场缺少现代供应链物流模式。钢铁企业只是单纯将生产出来的钢材到市场上销售。市场基本是多环节买卖关系,而且每个物流环节的市场价格风险很大,只能由每个钢贸商自己消化。缺少大供应链物流模式,钢厂和钢贸商难以共同应对市场风险。资源过剩压力难以直接、及时反馈给钢厂。面对价格的持续下跌,贸易商只能从减少市场风险角度,继续降价促销去库存。这也是影响钢材市场价格在合理区间稳定的重要因素,直接导致中国钢材市场价格出现了深跌和钢贸商、钢厂的严重亏损。
面对严峻的钢材市场价格形势,钢厂和钢贸商摆脱亏损欲望强烈;同时资金链的困境,迫使钢铁企业不得不减少产量,甚至出现了一批钢铁企业停产。这就减轻了市场资源压力。2015年前三个月我国粗钢日产量已经降到200万吨左右。正是企业严重亏损的压力才使中国钢铁企业演绎了史无前例的减产趋势;特别是在长期市场价格下跌风险中,迫使钢贸商和钢厂不得不去库存,使钢材社会库存回落到几年来的低位。缓解了市场资源压力,也为钢价反弹积蓄了市场能量 。
正是这三大因素为今年春节后钢价的反弹创造了条件。
春节前后,中国钢材市场经过一轮钢价超低反弹后,遇到出货不畅的价格下行压力。钢材市场价格也演绎了小幅回落。如何看待市场变化?我在当时市场分析中曾写下了:钢贸商要不慌、不赌。所谓不赌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
一是:一般在预测钢材价格上涨时期,钢铁贸易商的赌性十足。纷纷追加订货,提高库存,以争取从钢价上涨中获取更大利益。往往导致钢材市场库存短期内快速上升。但这次钢材价格上涨与以往不同,由于缺乏市场需求增加和国际通胀背景的支撑。同时钢厂产能严重过剩,一但订货增加会刺激钢厂产能快速释放。过剩的市场资源压力会使钢材市场价格再次跌回到低点,很快就让钢贸商和钢厂损失惨重。
二是尽管节后面临市场价格短期下行压力,为了维护和建立行业正常微利经营的市场秩序,钢贸商不要一遇到价格下行压力就争相降价抛售钢材,而要借助低库存有利条件,努力维护市场的稳定运行。维护行业的正当市场生存权益。这种市场经营思路同样适应下半年的市场实际。
正是看清了这一点,钢贸商没有甩货降价,徒增市场恐慌。不仅春节过后不久,钢材价格很快得到了稳定,而且,市场至今并没有出现库存大幅增加的风险态势。很显然正是低库存条件演绎了3-4月钢材价格“不可思议”的大幅增长。难怪有的钢贸商当时说明天再涨100元敢不敢。
钢铁、煤炭、有色等行业严重亏损,拖累了中国经济。中国钢材市场价格一个时期的大幅增长,带动了其它资源性产品价格从长期走低到小幅回升,甚至影响处在价格低谷的国际铁矿石、石油、钢材等大宗商品价格也出现了短期的回升趋势。因此,春节以后,特别是3-4月钢铁价格大幅上涨,只要在合理区间运行,有利于经济走出ppi长期回落的通缩风险。不仅对行业,而且对中国经济整体都是个利好。这从前几个月我国经理人采购指数超过50%可以看出来。
世界经济疲软的大趋势没有变化。虽然近期大宗资源型商品价格演绎了一波从低谷中走高的趋势,毕竟世界经济并不具备新一轮通胀上升的条件。国内对钢材市场总体需求回落的惯性影响力没有发生大的变化。而3月以来钢材价格的大幅上涨。上海、北京主要钢材市场热卷板、螺纹钢价格都突破3000元,较年初上涨了近千元。受钢材价格走高和获利影响,钢铁产量也出现快速增长趋势。 5月的日产水平甚至创造了日产230万吨的历史记录。年产500万吨的山西海鑫钢铁等一批已经停产的钢铁企业纷纷恢复了生产。
由于中国钢铁需求回落和产能过剩的矛盾比较突出,在3-4月钢价高位持续攀升的趋势中,钢铁企业难以控制产量的较快恢复性增长。而且许多钢厂都有自己的直销渠道,竞争的结果必然盲目增加市场资源压力并导致市场价格回落。这种钢铁行业演绎趋势迫使钢材市场价格最终要回归到行业微薄利润区间。
面对需求疲软,钢厂增产对钢材价格再次产生了下行压力。短短一个多月时间,钢材价格就回落了800多元。市场价格再次回落到钢厂成本线附近,而且还将面临市场价格下行压力。
而进入转型期的中国钢铁需求开始了从饱和点缓缓回落的大趋势;去过剩钢铁产能道路艰难;产量再创历史新高后,钢铁产业集中度低,减产难,现行体制难以规避过度竞争;传统钢铁物流模式抗击市场风险能力弱,而转型发展,建设现代钢铁供应链物流刚刚兴起。这四大短期难以改变的因素决定了下半年钢铁市场价格走势只能在钢厂成本线附近波动。
当前特别是借助市场压力,也只能借助市场压力,迫使钢铁企业再次减产,这是去产能,控制产量,缓解市场下行压力唯一可行的道路。
我们不妨回顾一下:今年初正是在钢铁企业严重亏损的背景下,中国许多钢铁企业资产负载率高达70%—80%,财务成本高,银行为规避风险,又收紧了信贷。导致一些企业资金链难以为继。这就必然出现一些严重亏损的钢铁企业不得不停产。这次减产中不过更多的是钢铁企业关停了部分生产设备。导致中国粗钢产量也出现了下降趋势。据统计我国钢铁行业淘汰落后,9000万吨,好像化解过剩产能成效显著。不过这次钢产量大幅上升,恢复产能近亿吨。这就让我们看清了喊了多年的去过剩产能并没有明显的效果。而钢厂不得不减产或整个弱势企业关停、破产和企业重组是伴随市场形势严峻不断积累的过程发生的。实际上发达国家走过用钢高峰期的去过剩产能,基本上依靠市场低迷压力逐步实现的。重要的是政府严格执行环保法和节能标准,制定公平的去产能和弱势企业退出的政策扶持环境。
去过剩产能是长期的过程,产能永远是过剩的。重要的是钢企能否具备保持市场资源供需平衡的生产调控承受能力。实际上,近期我国钢铁设备利用率已经达到80%,远远高于西方70%。很显然去过剩产能和控制产量不是一回事。问题的严重性在于我国钢企众多,产业集中度底,过度竞争。因此,逐步减少当前过高的产量释放只能是通过市场竞争实现的。同时物流模式落后,多层次贸商,设有形成现代钢铁供应链服务体系。正是这两大因素决定了中国市场价格风险震荡大。解决这两个问题正是中国钢铁企业提高产业集中度的整合发展和加快钢铁供应链物流建设逐步实现的。由于这是一个艰难的市场过程,也决定了下半年钢铁市场价格只能在钢铁行业成本线附近波动。
不过在钢铁产能严重过剩问题没有得到基本解决之前,钢材市场价格回归到行业微利区间很可能是一种常态。所不同的是,由于钢贸商对钢材价格大涨之后的价格下跌担忧,没有贸然增加自己的社会库存。而低库存始终是钢材市场价格的稳定因素。这样就会让钢厂始终面临减少产量的市场压力。庆幸的是到五月底,全国20个城市5大类品种钢材社会库存合计811.6万吨,社会库存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高达30%,不仅属于相对较低的库存水平,而且环比继续下降。这个低库存和价格底部小幅震荡基本因素决定了下半年钢贸商市场经营既要重视短期机遇和风险,也预示着总体上市场风险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