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汇总
价格查询
价格走势
价格统计
中钢网现货中心新闻中心原料频道钢厂频道期货频道
您所在的位置:行情频道 >> 行业观点 >> 行业观点 >> 访3大钢企:政府全力托底,钢铁工人人岗适配

访3大钢企:政府全力托底,钢铁工人人岗适配

2016/8/6 9:01:56   来源:钢铁王国   字体: [大][中][小]   分享

  根据国务院安排,“十三五”期间我国将压减粗钢产能1亿至1.5亿吨。人社部年初数据显示,钢铁系统去产能大约涉及职工安置50万人。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徐绍史在夏季达沃斯论坛上表示,今年钢铁要去产能4500万吨,需要安置员工18万人。职工安置不仅关系到千万职工的切身利益,也决定着去产能能否顺利推进。记者在宝钢马钢武钢采访发现,当地政府、企业和职工个人,都在为此做着艰苦的努力。有阵痛,有忧虑,但也孕育新希望。

  钢铁工人变成交通劝导员政府全力托底

  头戴小红帽,摇着小红旗,站在交通路口劝导行人车辆,维护交通秩序。从今年4月开始,江琴的职业身份就从马钢合肥钢铁公司职工,转变成合肥市蜀山区的一名文明交通劝导员。

  江琴说,过去每天来回3小时挤公交上下班,现在就在家门口执勤,每月工资至少1500元,社保也有保障,“我年纪不小了,对被安置到公益岗位,我很满意。”

  去年底,马钢合肥钢铁公司全部钢铁冶炼生产线被关停,涉及近5000名职工。合肥市安排当地国资委下属11家企业提供1500多个岗位,以及上千个公益性岗位,为职工提供多样化安置选择。截止到6月16日分流安置结束,职工选择到市属企业876人,到公益性岗位434人。

  今年以来,武汉市工会、人社等部门陆续举办两场招聘会,近500家招聘企业提供超过1.5万个岗位,主要招聘武钢职工。记者此前在招聘会现场看到,招聘展台前人头攒动,不少身着黄色武钢工装的职工进场求职。

  “武钢富余职工较多,专业技能过硬,刚好能和现在不少企业技术岗位招工难衔接起来。”武汉市人社局人力资源市场主任李永洪说,政府一方面通过组织社会企业开展专项招聘,为拥有就业能力的职工群体提供分流平台,另一方面开办电商、家政等技能培训班,辅助提高就业创业能力,或提供公益性岗位全力托底。

  身份社保都不变企业带着员工一起转型

  宝钢上海本部过去有员工8万多人,前期分流安置约1万人。马钢今年计划分流5000人。在前期分流安置1.4万人的基础上,武钢今年安排去产能涉及员工安置1万人左右。记者采访了解到,除了内部退养,内部安置、转岗就业,企业不忘自身责任,带着员工一起转型。

  作为一家都市型钢厂,无论是对环境的影响、土地利用效率,还是从能耗指标和综合成本来看,宝钢在钢铁寒冬中所面临的压力更大。转型升级是宝钢的唯一出路,而方向之一就是“产城融合”。

  宝钢集团总经理陈德荣表示,利用宝钢在品牌、信用、资金,还有土地资源上的优势,承载新产业,获得新价值,让员工有新的职业、新的希望。今年3月,宝钢集团举办首期“产城结合”业务骨干培训班,200名宝钢职工踏上职业转型发展之路。

  “去产能职工安置,不能树倒猢狲散,要让员工在新经济、新产业中获得新发展空间。”陈德荣说。

  武钢下属鄂钢公司已经连续组织4批共计69名职工,从湖北鄂州到宜昌国诚涂镀板公司开展技术协作。张惠现在是国诚公司镀锌车间一名卷曲操作工,月收入在3500元左右,比原来在鄂钢工作时有所增加。“虽然工作地点和工作性质不同了,但我的鄂钢职工身份与社保关系都没变。”张惠说。

  今年春节后,47岁的马钢职工董永葆,经历了从马钢合肥钢铁公司“下岗”,重新在合肥板材厂“上岗”的过程。由于马钢合肥钢铁公司关停,在钢轧厂机修车间工作了25年的董永葆“失业”了。不过很快就有工作小组前来征询他的就业意向,安排他到集团下属的板材公司上班。

  在期待与迷茫的阵痛中职工努力转身

  “大规模分流职工,意味着许多人的生活轨迹都将发生改变,落到谁的头上都有个适应过程,都不好受。”这是记者在三大钢铁企业生产车间采访时,听到职工最多的表述。

  心理落差、技能单一、就业门槛、长远预期,一系列因素不仅让被安置职工身受煎熬,也让不少在岗员工心存忧虑。不过,大家都在根据形势变化,努力转身。

  武钢条材厂职工小周,大学一毕业就进入武钢。他告诉记者,现在年轻人早不认为到国企工作是“铁饭碗”。与钢铁行情好时相比,现在武钢职工收入几乎被腰斩,重要的是不知道这个行业什么时候走出谷底。与其憋屈着,不如放手一搏,寻求更好的发展。

  56岁的周汉华,去年底完成了从“武钢职工”向“快车司机”的角色转变。现在,他除了跑滴滴快车收入,每月还有车间发放的1000多元生活费,武钢帮助缴纳五险一金到他退休,“月收入基本赶上了武钢效益最好的时候。”

  滴滴出行新近发布的《移动出行支持重点去产能省份下岗再就业报告》显示,截至5月底,来自钢铁行业的滴滴司机共计21.9万人。滴滴出行还透露,在滴滴平台上注册的武汉车主中,有7000人来自武钢,其中三成是分流员工。

  在马钢合肥钢铁公司分流安置的职工中,有900多人选择自主创业,占安置职工总数的比例接近20%。

推荐经销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