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月钢铁PMI显示:淡季特征继续显现
从中物联钢铁物流专业委员会调查、发布的钢铁行业PMI来看,2024年7月份为42.5%,环比下降5.3个百分点,创下了一年以来新低,显示随着多地高温多雨天气来临,钢铁行业淡季特征继续显现,而“新国标”推行也给市场带来较为明显的影响,行业整体加快下行。分项指数变化显示,市场需求整体下降,钢厂库存连续上升,钢铁生产有所缩减,原材料和钢材价格均有下行,钢厂利润承压运行。预计8月份,市场需求或继续低位运行,钢厂生产仍有下降空间,原材料价格或继续走弱,钢铁价格低位震荡。
2、上半年中国钢材出口呈现“量增价跌”态势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会长姚林31日在河北雄安新区举行的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六届八次理事(扩大)会议上表示,上半年我国钢材出口呈现“量增价跌”态势,进口持续回落。据海关总署统计,上半年,我国出口钢材5340万吨,同比增长24.0%;出口均价778.8美元/吨,同比下降26.9%;进口钢材362万吨,同比减少3.3%;进口均价1651.1美元/吨,同比下降3.9%。
3、上半年我国钢材品种结构加速优化
7月31日从中国钢铁工业协会获悉,伴随国家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我国钢铁行业紧跟下游行业转型升级步伐,加速优化钢材品种结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多用于建筑、桥梁、机械等领域的长材产量同比下降,其中钢筋同比下降11.7%、线材下降2.8%;而常用于汽车、船舶等领域的板材产量保持增长,其中热轧薄板同比增长64.4%、冷轧薄宽钢带增长17.4%。据了解,当前我国钢铁行业从“增量发展”阶段进入“存量优化”阶段,绿色低碳转型步伐明显加快,智能制造获得新提升。目前,行业中利用工业互联网技术实现智能化生产过程管控和智慧化企业运营管理的企业分别达到79.6%和57.1%。
4、姚林:钢铁行业从“增量发展”阶段进入“存量优化”阶段
7月31日,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六届八次理事(扩大) 会议在雄安召开。对于当前钢铁行业面临的形势,钢协会长,中国矿产资源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姚林分析道,当前,钢铁行业从“增量发展”阶段进入“存量优化”阶段。我们需要深刻认识、统一思想,这一轮市场调整是在钢材消费总量处于长期下降态势下的深度调整,不同于以前上升态势下的阶段性供需失衡,矛盾和问题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自动化解。企业应高度重视、积极应对,时刻保持自律意识,坚决付诸行动,动态调整生产节奏,共同维护一个良性运行的市场。同时,主动适应市场需求变化,调结构、提品质、促转型,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不断提升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共同推动行业运行质量效益的持续提升。(中国钢铁工业协会)
5、宝钢产品助力中东天然气管道建设
近日宝钢出口中东的UOE弯管母管订单全部完成生产,将应用于天然气管道建设。这笔订单是宝钢与该中东用户在大口径UOE弯管母管的首次合作,用户高标准的要求,对宝钢的全流程制造能力提出新考验。焊管产销研团队多次赴用户单位开展交流,逐步优化技术方案和生产交付细节,邀请用户到产线参观后,宝钢的全流程生产能力、技术实力和生产方案赢得了信任。
6、攀钢矿业公司顺利实现“双过半”
今年以来,作为攀钢高炉冶炼的主要原料供应基地,矿业公司聚焦“双核+第三极”发展战略,全力放量生产,立足科技创新,狠抓降本增效,顺利实现“双过半”。1至6月,该公司考核利润超奋斗目标741万元,铁精矿、钛精矿产量创历史同期最好水平。
7、八钢成功开发新规格高碳钢产品
日前,八钢成功研发生产出φ13mm规格的82B产品并付用户使用,产品性能和指标均满足了用户需求。这也为八钢提升在高碳钢领域的研发实力和生产能力,进一步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奠定坚实基础。
8、河钢牵头制定的钛铁多元素检测国家标准正式发布
近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中国国家标准公告,河钢材料院牵头制定的《钛铁硅、锰、磷、铬、铝、镁、铜、钒、镍含量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GB/T 4701.13-2024)正式发布。该项国家标准的发布,标志着河钢在特种合金原料检测领域取得突破,填补了钛铁合金产品多元素检测标准领域的空白,为我国冶炼合金料检测提供了准确可靠的检测依据。
9、邯钢上半年出口量同比增长318.6%
今年以来,邯钢不断提升海外市场开发能力,推动钢材产品出口增量,提升产品的海外竞争力。1—6月份出口量达24.7万吨,同比增加318.6%。汽车用钢主要出口哥伦比亚、阿联酋、阿尔及利亚、欧盟等国家;搪瓷钢、酸洗等高端家电用钢主要出口孟加拉、土耳其等国家。
10、方大九钢二季度生产经营实现稳中有进
方大九钢二季度铁、钢、材产量分别完成计划的106.34%、108.56%、108.59%,环比一季度增长18.54%、18.57%、18.83%,且炼钢、轧钢平均日产连续三个月破纪录,为企业完成全年生产任务目标奠定坚实基础。二季度三项费用较内控目标下降18.42元/吨材,较2023年平均下降12.17元/吨材。
11、宝钢无缝钢管厂一项目完工
近日,由中冶宝钢承接的宝钢无缝钢管厂精整3号线新增漏磁探伤设备项目圆满落幕。该项目是宝钢无缝钢管厂今年重点项目,主要是为了解决精整3号线存在的管体联合探伤方式不能满足新标准要求、探伤设备存在功能局限性、电气控制设备老化严重等问题,以在适应锅炉管生产标准(GB5310)的前提下提高产线的生产效率、消除钢管表面折叠、压痕类伤漏检的风险,同时也为精整3号线日后生产高附加值专用管产品打下良好基础。
12、榆钢轧钢二作业区顺利出钢
7月26日,伴随着启车喇叭的轰鸣,榆钢轧钢二作业区棒材工序加热炉出炉口缓慢输送出一支火红的钢坯。一根根明亮的热轧带肋钢筋有节奏的缓缓落入冷床,第一根钢坯过钢完成,后续生产有条不紊进行,成品不断地顺利输出。在全体轧钢人的期待中,第一根规格为φ8.0的盘条从辊道经U形勾收集,质检检验完全合格。
13、凌钢股份:控股股东凌钢集团拟继续增持2%股份
凌钢股份公告,公司控股股东凌钢集团于2024年7月31日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增持公司股票339.59万股,增持比例为0.12%。凌钢集团计划自2024年7月29日起12个月内,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增持公司A股股份,增持金额上限为8000万元,增持金额下限为4000万元,增持比例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2%。本次增持不设价格区间,凌钢集团将根据市场情况逐步实施增持计划。
14、加拿大对华碳钢焊接钢管作出第三次双反日落复审终裁
2024年7月18日,加拿大边境服务署(CBSA)发布公告称,对原产于或进口自中国的碳钢焊接钢管(Carbon Steel Welded Pipe)作出第三次反倾销和反补贴日落复审终裁,裁定若取消本案反倾销和反补贴措施,涉案产品的倾销和补贴可能继续或再度发生。加拿大国际贸易法庭(CITT)预计将不晚于2024年12月24日对华碳钢焊接钢管作出反倾销和反补贴日落复审产业损害终裁。
15、BDI指数连续第九个交易日下滑
波罗的海干散货运价指数周三连续第九个交易日下滑,因各型船运价指数下降。波罗的海干散货运价指数下滑54点或3.1%,至1708点,为自5月1日以来最低水平。海岬型船运价指数下滑122点或4.9%,至2377点,为三个月以来最低水平。海岬型船日均获利下滑1017美元,至19712美元。
16、LME基本金属全线大涨
LME期铜收涨253美元,涨幅将近2.82%,报9225美元/吨。LME期铝收涨66美元,涨近2.97%,报2290美元/吨。LME期锌收涨46美元,涨近1.79%,报2676美元/吨。LME期铅收涨48美元,涨近2.41%,报2084美元/吨。LME期镍收涨533美元,涨约3.32%,报16604美元/吨。LME期锡收涨1277美元,涨近4.44%,报30056美元/吨。LME期钴收平,报26625美元/吨。
17、夜盘收盘铁矿石涨超2%
大商所、郑商所夜盘收盘普涨,铁矿石、纯碱涨超2%,PVC、塑料等涨逾1%,焦炭、甲醇等小幅上涨;菜粕、白糖等极少数品种小幅下跌。